[发明专利]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协同作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1461.0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0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伊学农;李晨光;高玉琼;王东海;范彦华;胡春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3/34;C02F3/12;C02F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协同作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设备,属环保与节能技术领域。设备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层,是完全的活性污泥生物处理区,外层,是生物膜与活性污泥协同作用的生物处理区。处理方法即首先进行活性污泥厌氧处理阶段,在此阶段通过控制回流污泥量并停留一定时间后,将经厌氧处理阶段处理的污水经内层出水管进入外层生物膜与活性污泥的协同处理区,最终达排放要求的污水从设备外层的出水口排出。本发明的处理设备可进行多种处理工艺的组合,运行方式灵活,节省工程的投资,减少占地面积,通过与其它处理设备或构筑物比较,工艺流程短,污泥回流量减少40%~80%,运行费用降低18%~31%。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污泥 生物膜 协同 作用 污水处理 方法 处理 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协同作用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设备由内外两圈两大部分组成,内圈、外圈之间通过隔墙隔离,隔墙上设置闸板(8),可控制内圈厌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外圈生物处理区(3);在外层出水隔墙或隔板底部设计可控内回流闸板(10);(1)内圈部分即设备的内层,是完全的活性污泥生物处理区(3),有污水进水管(1)和污泥回流管(2),两根管道分别伸入到设备内层的底部,内层的上部或底部置有出水口(5)直接通入外层;(2)外圈部分即设备的外层,是生物膜与活性污泥协同作用的生物处理区(4),外层装填有填料(9),填料(9)的表面生长着经过培养和驯化后的生物膜,填料(9)的下部或中部装有曝气管道系统(7),在外圈上部有出水口(6);设备的内、外层隔墙及外层的材料采用不锈钢、碳钢或玻璃钢,或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构筑物替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5146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