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燃料电池的新型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7793.1 | 申请日: | 200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5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新;郑俊生;张存满;乔锦丽;杨代军;吕洪;汪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4/96;H01M8/02;H01M4/90;H01M4/92;H01M4/88;H01M8/10;H01M8/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磊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与能量转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燃料电池的新型膜电极组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由催化剂活性组分-纳米碳材料-炭基体复合体和质子交换膜及其他组件组合而成。具体步骤为:对炭基体进行预处理和表面改性;在炭基体上沉积纳米碳材料生长所需催化剂;利用碳源在所得炭基体上生长纳米碳材料,对炭基体-纳米碳材料复合体进行纯化处理和表面改性;将所需燃料电池催化剂活性组分沉积到炭基体-纳米碳材料的复合体上;得到催化剂活性组分-纳米碳材料-炭基体复合体和质子交换膜以及其他组件结合,即得到所需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组件。本发明所得膜电极组件结构更为均匀、有序,可显著提高气-液-固三相反应界面、加快产物和反应物的传递,大大提高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利用率、显著降低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用量,进而会对提高燃料电池功率密度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燃料电池 新型 电极 组件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可用于燃料电池的新型膜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是一种基于炭基体上生长的纳米碳材料的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由催化剂活性组分纳米碳材料炭基体复合体和质子交换膜及其他组件组合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4779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型基片集成波导功分合成器
- 下一篇:一种包含信息编码的旅游扑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