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沥青基碳纤维的生产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7077.9 | 申请日: | 200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4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宋淑群;汪志国;杨建民;褚宏春;胡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9/15 | 分类号: | D01F9/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建新;逯长明 |
地址: | 2735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沥青基碳纤维的生产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煤粉制备工段、(2)沥青抽提工段、(3)沥青过滤工段、(4)毛沥青蒸发脱溶工段、(5)加氢精制工段、(6)喷丝工段、(7)预氧化工段、(8)炭化工段。本发明是以煤为原料用萃取的方法连续生产出可纺煤沥青后,直接液态输送到喷丝设备进行喷丝。从根本上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采用自主原料生产碳纤维,在价格上具有较大优势,大大增加国内碳纤维产品的使用量,促进国内材料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碳纤维 生产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煤沥青基碳纤维的生产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煤粉制备工段:将原料煤进行破碎处理,形成1~3mm的煤粉,对破碎的煤粉进行干燥,使其含水率≤0.1%;(2)沥青抽提工段:煤粉从浸出抽提器的上部加入,有机溶剂由浸出抽提器的下部进入,两者的重量比为3∶4,浸出抽提器内温度150℃~200℃,压力2.0~2.5MPa;抽提后的煤粉残渣排放掉,而抽提液进入沥青过滤工段;(3)沥青过滤工段:抽提液经过过滤设备,滤掉98%以上直径大于0.1微米的固体颗粒;(4)毛沥青蒸发脱溶工段:对滤液进行闪蒸,除去80%的溶剂,得到溶剂与沥青的混合悬浮液;该悬浮液进行干燥处理,使其溶剂的含量少于0.5%,干燥后的沥青后为毛沥青;溶剂回收至溶剂罐;(5)加氢精制工段:毛沥青与粗苯按重量比1∶1混匀,形成悬浮液,然后向该悬浮液中通入氢气,升温加压进行加氢反应,其中氢气与毛沥青的重量比为1∶5,反应时间为6~8小时,反应温度330~340℃,压力为12.0MPa;反应后的液体沥青进入高温分离器,释放出液体沥青中的轻组份和未反应的氢气,高温分离器的底部分离出的液体沥青,360℃下进行热聚合,聚合时间约4小时;聚合后的沥青经真空蒸发处理,除去轻组分;(6)喷丝工段:液体沥青迭到喷丝装置中,采用喷吹法进行喷丝处理,得到沥青纤维;(7)预氧化工段:采用空气气相氧化法进行沥青纤维的预氧化处理;(8)炭化工段:经预氧化处理后的沥青纤维被立即送入高温炭化炉,温度为1000~1200℃,时间为15~25分钟,在氮气的保护下进行炭化,即得到煤沥青基碳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91001707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和准同步调谐方法
- 下一篇:一种激光器谐振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