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五通刚性旋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6135.9 | 申请日: | 2008-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882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任世美;郑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50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五通刚性旋接装置,涉及管道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固定套壳、可在套壳内旋转的旋接套、过渡套组成;旋接套中央孔作为进水道的通孔,进水道外壁依次设置有进水环道、出水环道、出水半圆周环道、出水半圆周环道外壁有三个油气环道;三个油气通道圆孔分别通过圆孔与一个油气环道连通,套壳与进水管、出水管固定连通,通过轴承与旋接套实现旋转套接;过渡套结构有相同几何形状的通孔,过渡套与转炉被动轴螺栓连接。进出五管路分别固定与接口连接,旋转套环形槽实现连环形旋转通道。优点在于克服了软管连接缺陷,实现刚性旋转连接,适应转炉动态工作条件,同时油路在油、水两通道皆在内部流通,对油路也起了冷却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五通 刚性 装置 | ||
【主权项】:
1、五通刚性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由固定套壳(306)、可在套壳(306)内旋转的旋接套(309)、与旋接套(309)、转炉被动轴固定连接的过渡套(311)组成;旋接套(309)为圆柱状结构,中央孔作为进水道(304)的通孔,通孔一端部固定有密封盖(302)并通过轴承与套壳(306)端部套合,套合后有一外盖(301)与套壳(306)螺栓固定连接并给轴承定位,进水道(304)外壁依次设置有进水环道(303)、出水环道(305)、出水半圆周环道(307)、出水半圆周环道(307)外壁的三个油气环道(308);进水环道(303)为圆环槽形,槽底设置有两圆孔与进水道(304)连通,出水环道(305)为圆环槽形并与出水半圆周环道(307)连通,出水半圆周环道(307)为环弧形半圆周通孔,三个油气环道(308)皆为圆环槽形,在出水半圆周环道(307)的另一侧圆周均布有与轴心线平行的三个油气通道圆孔(312),每个油气通道圆孔(312)的孔底分别通过一个圆孔与一个油气环道(308)连通,孔口位于旋接套(309)的另一端;套壳(306)为中空管状,在进水环道(303)、出水环道(305)相对应位置开有圆孔分别与进水管(315)、出水管(314)固定连通,套壳(306)内壁对应于旋接套(309)三个油气环道(308)位置设置有三个环形凹槽,每个凹槽底都有一管螺纹通孔(313),套壳(306)外端部通过固定一个轴承与旋接套(309)实现旋转套接;过渡套(311)结构为圆柱状与旋接套(309)用螺栓固定,并对应于旋接套(309)的进水道(304)、三个油气通道圆孔(312)相应位置设置有相同几何形状的通孔,在对应于旋接套(309)出水半圆周环道(307)相应位置设置有对应的半圆周环槽,槽底设置有管螺纹接口孔(310),同时过渡套(311)中央出水道外侧端也设置有管螺纹,三个油气通道圆孔(312)外端也设置有管螺纹,过渡套(311)外壁上设置有与转炉被动轴螺栓连接的四个螺栓孔;旋接套(309)外壁与套壳(306)外壁为动配合套接,在套接的所有邻接环槽连接处都设置有密封圈结构,旋接套(309)与过渡套(311)之间对接也设置有密封圈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14613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手连接件以及应用该连接件的可调节拉手
- 下一篇:安瓿断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