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用复合材料多温模压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141438.1 | 申请日: | 200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251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邓建国;刘勇;纪兰香;贺传兰;田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30B11/22 | 分类号: | B30B11/22;B30B15/3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 刚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实验用复合材料多温模压成型装置,主要由支撑部分、安装在支撑部分上的保温外套部分、设置于保温外套部分内的模具部分、设置于模具部分下方的加压传送部分、顶出部分、加热控温部分、粘度测试部分和数显集成部分组成。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式模具,根据实验需要进行选择和组合;采用单片机技术集成温度、压力、粘度传感器并适时显示数值,制备的复合材料温度、压力、粘度可适时显示调节;加料、脱模简单,保温性能良好,多形状尺寸且稳定性好,特别适用于加温模压温度为室温~400℃、质量2~200g、压力5~50MPa的无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复合材料 模压 成型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实验用复合材料多温模压成型装置,主要由支撑部分、安装在支撑部分上的保温外套部分、设置于保温外套部分内的模具部分、设置于模具部分下方的加压传送部分、加热控温部分和数显集成部分组成,其特征是:所述模具部分由凹模(13)、上凸模(1)和下凸模(14)构成;凹模(13)为筒状内凹方模(13d);上凸模(1)和下凸模(14)均由凸模底座(14a)、一端与凸模底座(14a)固定连接或连为一体的柱状内凸方模(14d)构成,上凸模(1)和下凸模(14)相对设置、其内凸方模(14d)分别从内凹方模(13d)的两端与内凹方模(13d)活动套接;所述加压传送部分包括安装在所述支撑部分上的包括有活塞的液压千斤顶(17);所述支撑部分和保温外套部分有与液压千斤顶(17)的活塞位置形状对应的孔,所述液压千斤顶(17)的活塞上端穿过该孔与下凸模(14)的底面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14143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