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诱导结构的多层透明导电薄膜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8411.6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28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吕玮阁;张大伟;杨永才;李毅;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导结构的多层透明导电薄膜,包括入射介质、出射介质、金属层、诱导匹配层,从上到下结构依次为入射介质、诱导匹配层、金属层、诱导匹配层和出射介质,具有多种结构供不同应用选择,克服了单层导电ZnO∶Al(AZO)薄膜的设计结构局限性大,同时性能优越,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结构 多层 透明 导电 薄膜 | ||
【主权项】:
1、一种诱导结构的多层透明导电薄膜,包括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薄膜包括入射介质、出射介质、金属层、诱导匹配层,从上到下结构依次为入射介质、诱导匹配层、金属层、诱导匹配层和出射介质,具有至少一层金属层,金属层之间及两侧为诱导匹配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2005841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