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茶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79395.3 | 申请日: | 2008-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1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 发明(设计)人: | 樊青林;王娟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青林 |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23F3/06;A23L1/29 |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金锁 |
| 地址: | 043000山西省侯***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芦笋茶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为:将采摘的鲜芦笋芽杀青,揉捻,干燥,成品。本发明选用芦笋采摘完毕后废弃的茎株顶端嫩芽为原料,把传统制茶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通过此工艺生产出高档的芦笋茶,充分保留了芦笋的各种营养与保健成分,具有多种保健效果,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防癌抗癌、可预防高血压、心脏病、膀胱炎、肾炎及水肿等疾病、抗疲劳、抗衰老、增加食欲、清除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提高人体免疫力。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笋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芦笋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鲜叶采摘、摊放采摘芦笋茎株顶端2—3厘米的新鲜芦笋,色泽均匀,且无病虫害叶和变质叶,采摘后的鲜叶要及时摊晾4—6小时,失去部分水分,叶片萎缩后再杀青,易杀透杀匀,叶片的萎缩还可增加芦笋茶的韧性,在杀青过程中,茶汁不易被挤出,保持成茶翠绿的色泽,同时,还可使鲜叶中显青茶气的化学成分得以挥发和转化,改善成茶香气的纯度;(2)杀青:每锅投放250—300g芦笋,鲜叶下锅时锅温掌握在100—120℃,杀青时间3—4分钟;(3)揉捻:用闽茶35型电动揉捻机对芦笋进行揉捻,每桶装叶量7—8公斤,转速每分钟60转,揉捻时间3—5分钟,揉捻过程中要翻拌一次;(4)干燥:采用烘笼炭火烘火焙的办法,分初烘、摊放、复烘三步完成,初烘每笼用6—7锅的投叶量,温度80℃,每隔3分钟左右翻烘一次,时间17—18分钟,初烘结束后下烘摊放,4小时后再进行复烘,复烘温度55℃,每笼放初烘叶1.5公斤,烘至足干,即含水量6%以下,用手捻成粉末状即制造成芦笋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青林,未经樊青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7939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泵控制器
- 下一篇:单驱动对称平衡离心式卧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