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氮抽吸制冷稀薄空气冷凝捕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64527.5 | 申请日: | 200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8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姚战立;鲍文;蒲星星;吕晓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D37/00 | 分类号: | B64D3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毕志铭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液氮抽吸制冷稀薄空气冷凝捕集装置,它涉及一种捕集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稀薄空气冷凝捕集装置存在成本高、操作性差、不易实现所需要的制冷温度的问题。冷屏总成(26)安装在外桶(21)内,液氮室(25)设置在冷屏总成(26)内的底部,液化空气收集盘(28)设置在冷屏总成(26)内且位于液氮室(25)的下方,液化空气收集杜瓦(17)设置在支架总成(27)内且与其上的液化空气收集盘(28)连通,氮气抽出管(5)的一端穿过冷屏总成(26)的保温盖(26-1)并与液氮室(25)的上端连通,液氮输送管总成(13)设置在冷屏总成(26)上。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操作性强、操作简单的优点,能够提供55K甚至更低的低温冷源,有效地实现2000Pa以上空气的捕集。 | ||
搜索关键词: | 液氮 抽吸 制冷 稀薄 空气 冷凝 集装 | ||
【主权项】:
1、一种液氮抽吸制冷稀薄空气冷凝捕集装置,所述捕集装置包括支架总成(27)、冷凝捕集罐体(1)、数据采集模块(19)、镍铬-金铁热电偶(18)、氮气抽出管(5)、空气抽出管(11)、液氮输送管总成(13)、液氮杜瓦(12)、液化空气收集杜瓦(17)、液化空气收集盘(28),所述冷凝捕集罐体(1)安装在支架总成(27)的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捕集罐体(1)包括外桶(21)、外桶盖(20)、冷屏总成(26)、液氮室(25),冷屏总成(26)安装在外桶(21)内,外桶盖(20)盖在外桶(21)上并与外桶(21)的上端密闭连接,冷屏总成(26)分别与外桶(21)、外桶盖(20)固接,液氮室(25)设置在冷屏总成(26)内的底部,液化空气收集盘(28)设置在冷屏总成(26)内且位于液氮室(25)的下方,液化空气收集杜瓦(17)设置在支架总成(27)内且与其上的液化空气收集盘(28)连通,液化空气收集杜瓦(17)的上端固定在外桶(21)的底端面上,氮气抽出管(5)的一端穿过冷屏总成(26)的保温盖(26-1)并与液氮室(25)的上端连通,液氮输送管总成(13)设置在冷屏总成(26)上,液氮输送管总成(13)上的竖直管(13-4)穿出氮气抽出管(5)插入液氮室(25)的底部内,液氮输送管总成(13)上的总管道(13-5)与液氮杜瓦(12)连通,镍铬-金铁热电偶(18)设置在液氮室(25)的外侧壁上,数据采集模块(19)与镍铬-金铁热电偶(18)连接,液氮室(25)与外桶(21)之间的空间为空气腔(35),所述外桶(21)上设有空气抽口(24),空气抽出管(11)通过空气抽口(24)与空气腔(35)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6452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文字识别的文本图像预处理方法
- 下一篇:双屏幕互动数字电视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