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废混凝土制备再生筑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58262.8 | 申请日: | 200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如燕;孙可伟;赵焱;李跃炬;林志伟;王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16;C04B14/0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玉丹 |
地址: | 650000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用废混凝土制备的再生筑路材料,该材料用作道路和施工便道的底基层材料,包括有:废混凝土颗粒,水泥,外加剂、减水剂、膨胀剂及水,其制备方法为:分选,去除杂质,去除受放射性、重金属等有害杂质污染的废旧混凝土,破碎筛分,加入外加剂、减水剂、膨胀剂、水泥和水搅拌均匀为水泥稳定废混凝土再生筑路材料。废混凝土制备的再生筑路材料的施工方法为:按设计粒料级配备料,将水泥与再生料加水拌和均匀,连续不间断的均衡地摊铺;碾压,用压路机对摊铺面碾压成型,压实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洒水养生,养生结束将底基层表面泥土杂物清扫干净,用沥青洒布车喷洒透层沥青。本发明充分利用废混凝土制备筑路材料,扩大了建筑材料的来源,解决了废混凝土的回收利用难题,减少了环境污染,使天然建筑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制备 再生 筑路 材料 及其 方法 施工 | ||
【主权项】:
1、用废混凝土制备的再生筑路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材料用作道路和施工便道的底基层材料,其中包括有:(1)废混凝土颗粒,最大粒径小于32mm,(2)初凝时间≥3小时,终凝时间≥6小时的水泥,其比例为4-6%,水泥剂量=水泥质量/(水泥质量+干集料质量),(3)外加剂与水泥的重量比为,外加剂∶水泥=0.05~0.30∶1,(4)减水剂与水泥的重量比为,减水剂∶水泥=0.01~0.02∶1,(5)膨胀剂与水泥的重量比为,膨胀剂∶水泥=0.06~0.12∶1,(6)ph值大于4的水,水的用量大于正常标准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5826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