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六味地黄微丸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4533.4 | 申请日: | 200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9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保宁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K9/16;A61K47/32;A61K47/38;A61P1/14;A61P13/12 |
代理公司: |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杜应龙 |
地址: | 6374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味地黄微丸的制备方法,将用量为重量份的熟地黄6-14,山茱萸3-7,牡丹皮2-5,山药3-7,茯苓2-5,泽泻2-5作为六味地黄中成药的配方,并将上述材料与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及包衣材料按1∶(0.1-0.3)∶(0.05-0.1)重量份配比组成,按步骤将上述原料制备成六味地黄微丸,微丸直径在(0.3-2.5)mm之间,本微丸克服了诸多剂型的不足之处,成为一种生产方便,又减少了处方中热敏性成分及挥发性成分的损失,保证疗效且携带、服用方便的六味地黄微丸。 | ||
搜索关键词: | 地黄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六味地黄微丸的制备方法,将用量为重量份的熟地黄6-14山茱萸3-7牡丹皮2-5山药3-7茯苓2-5泽泻2-5作为六味地黄中成药的配方,并将上述材料与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及包衣材料按1∶(0.1-0.3)∶(0.05-0.1)重量份配比组成,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将上述原料制备成六味地黄微丸,微丸直径在(0.3-2.5)mm之间,其步骤包括:①将六味药分别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取牡丹皮,山茱萸,茯苓粉碎成细分备用,其余熟地黄,山药,泽泻等三味药粉碎成粗粉或切成饮片,加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经浓缩干燥成干膏粉,加入上述牡丹皮等细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制成丸,干燥,包衣即得,或②将六味药分别净选,除去杂质,检验合格备用,将六味药分别粉碎成细粉用90%乙醇制成软材,经挤压,滚圆,干燥,过筛,制成含药微丸,包衣,干燥,过筛即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保宁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保宁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4453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