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定化酶生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4104.9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5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韬;徐佳佳;夏萱煜;胡龙兴;党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04 | 分类号: | C12N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设计一种使用硅基介孔分子筛和海藻酸钙固定酶生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固定酶生物催化剂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以硅基介孔分子筛MCM-41为载体,在二氧化硅载体的介孔孔道中固定生物酶分子,再将制备好的固定化酶生物催化剂二次固定于海藻酸钙凝胶体中。本发明方法采用了物理吸附包埋法和溶胶-凝胶法。本发明的固定酶生物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酶分散性和较高的载酶量,并且具有较高的酶活性回收率和重复利用率。本发明可以对辣根过氧化物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种酶进行固定。本发明的固定酶生物催化剂可用于含酚废水的处理及脱色,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生物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固定化酶生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制备过程和步骤:a.硅基介孔分子筛MCM-41载体的制备:以十六烷基溴化铵为模板剂,以正硅酸乙酯作为硅源。将十六烷基溴化铵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适量氨水、无水乙醇和扩孔剂TMB于上述溶液中。搅拌溶液,然后加入正硅酸乙酯,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然后对样品溶液进行抽滤、水洗、烘干处理,得到的白色粉末即为带有模板剂的原MCM-41,最后是对原MCM-41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550℃,且在该温度下保持6小时,然后自然降温。经煅烧后的粉末即是带有介孔孔道的硅基分子筛MCM-41。b.在硅基介孔分子筛上载酶或固定酶:将步骤a制备的硅基介孔分子筛MCM-41载体加入到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并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1-2小时,使其在溶液中分散,然后加入酶,使其固定,所用的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蛋白酶或脂肪酶的任一种。加入酶后继续搅拌3-4小时,然后用高速离心分离机分离,并将分离所得产物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将干燥后的载酶介孔分子筛加入到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用注射器滴入氯化钙溶液中,使其反应1-2小时。控制注射量和速度,最终制得不同粒径的凝胶珠,即为固定化酶生物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3410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尘水系统节电的方法
- 下一篇:脉冲式等离子体镀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