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力扳手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51469.0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99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沈逸峰;张国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逸峰;张国根 |
主分类号: | B25B17/02 | 分类号: | B25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永红;孙小勇 |
地址: | 51080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力扳手,包括筒体,在筒体两侧形成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筒体内侧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内齿部,第二内齿部和第三内齿部;第一行星轮组,耦接于第一内齿部;第二行星轮组,耦接于第二内齿部和第一行星轮组;第三行星轮组,耦接于第三内齿部和第二行星轮组;输入轴,耦接于第一行星轮组;支撑部,固连于筒体的外壁;第一端盖,固连于筒体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端盖,固连于筒体的第二开口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三级行星轮组后,使得输出扭矩得到显著增加,同时还由于筒体内齿部的齿数可以适当减少,因此的可以采用直径较小的筒体设计。 | ||
搜索关键词: | 扳手 | ||
【主权项】:
1.一种增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在筒体两侧形成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筒体内侧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内齿部,第二内齿部和第三内齿部;第一行星轮组,耦接于第一内齿部;第二行星轮组,耦接于第二内齿部和第一行星轮组;第三行星轮组,耦接于第三内齿部和第二行星轮组;输入轴,耦接于第一行星轮组;支撑部,固连于筒体的外壁;第一端盖,固连于筒体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端盖,固连于筒体的第二开口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逸峰;张国根,未经沈逸峰;张国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15146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检测管道的快速试压装置
- 下一篇:艺术设计专业美工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