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数控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13592.6 | 申请日: | 200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51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寅;张文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世寅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3000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数控保护装置,由采样电路6接入微控制器1,微控制器1经显示接口连接显示电路2,存贮器5接入微控制器1,微控制器1经驱动电路4连接继电器K1,校验电路3一端连接显示电路2,另一端连接微控制器1的复位端。智能数控保护装置通过电流互感器采集电动机电流状态,送给微控制器1与预先设置好的参数进行比较、判断,对电动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确监控,当智能数控保护装置出现异常故障时,校验电路3使系统重构,如果系统内部出现故障,智能数控保护装置会进入失败安全程序,不影响正常生产。本装置在复杂、恶劣的的环境中使用,可靠性好、控制精度高、反应灵敏、显示直观、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数控 保护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智能数控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采样电路(6)接入微控制器(1),微控制器(1)经显示接口连接显示电路(2),存储器(5)接入微控制器(1),微控制器(1)经驱动电路(4)连接继电器,校验电路(3)一端连接显示电路(2),另一端接入微控制器(1)的复位端,各部电路结构:所述微控制器(1),内置模数转换的单片机;所述显示电路(2),移位寄存器74LS164连接三位LED数码管,移动寄存器的CLK和DATA分别连接微控制器(1)的19脚和18脚,LED数码管的段控线并联,经电阻接74LS164的Q1...Q8,3个LED数码管的位控线分别接微控制器(1)的14脚、15脚、16脚;所述校验电路(3)由与非门IC1、IC2、IC3,二极管D1、D2、D3,电阻R1、R2、R3、R4、R5、R6及电容C1、C2、C3、C4组成,二极管D1、D2正极分别接显示电路(2)的LED1数码管和LED2数码管位控线,负极通过电阻R1、R2、R3、R4,电容C1、C2构成积分电路,接IC1的1脚和2脚,IC1的3脚接IC2的5脚,R5、R6及C3串联C4一端连接,另一端分别接IC2的6脚、IC3的8脚连9脚、IC3的10脚,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IC3的10脚,负极接微控制器(1)的1脚,电阻R3、R4,电容C1、C2均有一端接地;所述驱动电路(4)由三极管Q3、Q4,电阻R7、R8、R9,发光二极管DS1,继电器K1构成,其中,三极管Q3集电极接继电器K1的线圈一端,另一端接+24V电压,发光二极管DS1的负极接三极管Q3基极,DS1正极接三极管Q4集电极,保护电阻R9一端接+5V电压,另一端与微控制器(1)17脚相连,然后连接电阻R7接三极管Q3基极,三极管Q3、Q4发射极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世寅,未经张世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2001359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