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溶液冷却吸收段和丝网波纹填料层的氨吸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32086.3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18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陈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37/00 | 分类号: | F25B37/00;F25B1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带溶液冷却吸收段和丝网波纹填料层的氨吸收器,涉及一种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吸收器。本发明包括壳体、冷却水冷却吸收段组件、稀溶液喷淋分布管组件;壳体的筒体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左管板和右管板;所述吸收器还包括浓溶液冷却吸收段组件,上传热管束各传热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并焊接在左管板和右管板的管孔内,上管束进口腔室和上管束出口腔室分别布置在右管板的两侧,在左管板上布置上管束折返腔室,上管束进口腔室上布置浓溶液进口管,上管束出口腔室上布置浓溶液出口管;喷淋分布管、上传热管束和下传热管束的各层管子之间设有丝网波纹填料层。本发明目的是提高系统的循环效率和吸收器的传热传质效率,提高水平管束外表面上液膜分布的有效性。 | ||
搜索关键词: | 溶液 冷却 吸收 丝网 波纹 填料 | ||
【主权项】:
1.一种带溶液冷却吸收段和丝网波纹填料层的氨吸收器,所述吸收器采用卧式管壳式结构,包括壳体(1)、冷却水冷却吸收段组件(2)、稀溶液喷淋分布管组件(3);壳体(1)的筒体(11)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左管板(12)和右管板(13),壳体(1)上部设有氨气进口(111),壳体(1)底部设有液囊(112),液囊(112)上设有低压浓溶液出口(1121);冷却水冷却吸收段组件(2)包括下传热管束(21)、下管束进口腔室(22)、下管束出口腔室(23)和下管束折返腔室(24);下传热管束(21)各传热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并焊接在左管板(12)和右管板(13)的管孔内,在右管板(13)上左右布置下管束进口腔室(22)和下管束出口腔室(23),在左管板(12)上布置下管束折返腔室(24),下管束进口腔室(22)上布置冷却水进口管(221),下管束出口腔室(23)上布置冷却水出口管(231);稀溶液喷淋分布管组件(3)由进口母管(31)和喷淋分布管(32)组成,进口母管(31)一端为稀溶液进口(311),另一端穿过壳体(1),在壳体内连接2~6根喷淋分布管(32),喷淋分布管(21)布置在壳体内传热管束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器还包括浓溶液冷却吸收段组件(4),浓溶液冷却吸收段组件(4)包括上传热管束(41)、上管束进口腔室(42)、上管束出口腔室(43)和上管束折返腔室(44),上传热管束(41)各传热管的两端分别插入并焊接在左管板(12)和右管板(13)的管孔内,在右管板(13)上左右布置上管束进口腔室(42)和上管束出口腔室(43),在左管板上(12)布置上管束折返腔室(44),上管束进口腔室(42)上布置浓溶液进口管(421),上管束出口腔室(43)上布置浓溶液出口管(431);在上述喷淋分布管(31)、上传热管束(41)和下传热管束(21)的各层管子之间设有丝网波纹填料层(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3208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引线框以及利用该引线框的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在有用信号中嵌入数字水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