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器件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85561.6 | 申请日: | 200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17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小山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9G3/30 | 分类号: | G09G3/30;G09G3/32;G09G3/20;H05B33/08;H05B33/14;H05B37/02;H01L51/50;H01L27/32;G09F9/3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岳;梁永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供一种驱动显示器件的方法,能够获得一种与温度变化无关的恒定等级的亮度。通过用电流而不是电压控制EL元件的亮度来防止EL元件由于温度变化而改变。具体地说,用来控制流入EL元件的电流量的一个TFT工作在饱和范围。这样,TFT的电流值IDS就不会随VDS而变化,而是仅仅由VGS来决定。这样就能通过将VGS设置在能使电流值IDS恒定的值,从而使流入EL元件的电流量保持恒定。EL元件的亮度大致与流过EL元件的电流量成正比,能够防止EL元件的亮度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器件 及其 驱动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驱动发光器件的方法,包括:选择与第一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一栅极信号线以使第一和第二TFT导通;使对应于图像信号的第一电流流入源极信号线、第一TFT、和第三TFT,其中第三TFT的栅极电极和第三TFT的源极区之间的电压是VGS;取消选择第一栅极信号线以关断第一和第二TFT,其中在第一和第二TFT处于OFF状态时保持第三TFT的VGS;选择与第二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电连接的第二栅极信号线以使第四TFT导通;以及使对应于第三TFT的VGS的第二电流通过第三和第四TFT流入EL元件,其中当第一电流或第二电流流入第三TFT时第三TFT工作在饱和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8556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含烃原料制备烃衍生产物的方法
- 下一篇:多孔生物活性玻璃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