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丙酮酸脱氢酶系活性的分光光度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51275.8 | 申请日: | 200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17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8-15 |
发明(设计)人: | 袁均林;何亚辉;贺红武;彭浩;杨旭;丁书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C12Q1/3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安国 |
地址: | 430079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测定丙酮酸脱氢酶活性的分光光度法。该法利用分光光度计,在存在底物丙酮酸钠和辅助因子氯化镁、焦磷酸硫胺素的情况下,用吩嗪二甲酯硫酸盐作电子传递体,噻唑蓝作电子受体,噻唑蓝被丙酮酸脱氢酶(E1)的产物羟乙基-焦磷酸硫胺素所还原,噻唑蓝最大吸收峰从波长400-430纳米变为540-640纳米,通过测定波长540-640纳米光吸收的增加量,确定噻唑蓝的还原量,定义酶的活性。本法用的试剂比较经济,稳定性,灵敏度比2,6-二氯吲哚酚法和铁氰化钾法高,同时也克服了2,6-二氯吲哚酚法易受疏基保护剂影响不利于测定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E1活性的缺点,本法既适用于纯化丙酮酸脱氢活性测定,也适用于来自线粒体提取后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丙酮酸脱氢酶活性测定。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丙酮酸 脱氢酶 活性 分光光度法 | ||
【主权项】:
1、一种丙酮酸脱氢酶活性测定方法,其特征是用吩嗪二甲酯硫酸盐作中间电子传递体,噻唑蓝作为电子受体,测定丙酮酸脱氢酶E1的催化产物羟乙基-焦磷酸硫胺素对噻唑蓝的还原量,根据噻唑蓝的还原量确定酶的活性,酶的活性单位定义为每毫克蛋白每分钟还原1纳摩尔噻唑蓝为1单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51275.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膝关节固定支具
- 下一篇:单向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