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液压传动的前后轮全驱动轮胎压路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3457.0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9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仁智;王安麟;姜涛;刘钊;耿令新;朱玉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9/27 | 分类号: | E01C19/27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交通工程和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压传动的前后轮全驱动轮胎压路机。前轮采用前转向驱动轮,后轮采用后驱动轮或后转向驱动轮,前、后转向驱动轮结构相同,均由2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横梁、机架、液压缸、立轴和液压系统等组成;后驱动轮由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横梁、机架和液压系统组成;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由双轮胎联动组合单元、液压马达、行星减速机、门字型框架组成,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在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基础上延长门字形框架顶梁,增设独立轮胎组;前、后转向驱动轮和纯驱动轮的液压系统结构相同,液压系统由发动机、联轴器、液压泵、液压管路、同步控制管路组成,本发明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液压 传动 后轮 驱动 轮胎 压路机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液压传动的前后轮全驱动轮胎压路机,前轮采用前转向驱动轮,后轮采用后驱动轮或后转向驱动轮,其特征在于:前转向驱动轮或后转向驱动轮结构相同,均由2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横梁(23)、机架(24)、液压缸(25)、立轴(30)、叉脚(31)、连接销轴(32)和液压系统组成;后驱动轮由2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横梁(21)、机架(24)和液压系统组成;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由双轮胎联动组合单元5、液压马达(13)、行星减速机(14)、门字型框架(16)组成,双轮胎联动组合单元(5)由光面轮胎(1)、左辐板(2)、整体式轮辋(3)、右辐板(4)组成,2个光面轮胎(1)分别置于整体式轮辋(3)的卡口上,整体式轮辋(3)上设有左辐板(2)、右辐板(4),行星减速机(14)置于整体式轮辋(3)内,行星减速机(14)分别连接液压马达(13)和左辐板(2),门字型框架(16)套于双轮胎联动组合单元(5)外,门字形框架(16)的左侧板(16a)通过连接装置(15)连接行星减速机(14),门字形框架(16)的右侧板(16b)一端设有轴承(18),轴承(18)通过联接半轴(17)、联接盘(a9)与右辐板(4)联接;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是在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基础上延长门字形框架(16)的顶梁(16c),增设一独立轮胎组(11),独立轮胎组(11)包括独立轮辋(8)、独立辐板(7),光面轮胎(1)置于独立轮辋(8)的卡口上,独立轮辋(8)上设有独立辐板(7),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上的右辐板(4)与独立轮辋(8)上的独立辐板(7)通过传动轴(6)连接,门字型框架(16)右侧板(16b)一端的轴承(18)支撑传动轴(6);对于前转向驱动轮或后转向驱动轮,将2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分别置于机架(24)上,每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的门字型框架(16)的顶梁(16c)分别连接横梁(23),立轴(30)与横梁(23)相互垂直,立轴(30)一端通过叉脚(31)与穿过横梁(23)的连接销轴(32)连接,另一端连接机架(24),立轴(30)通过其上的耳环(29)连接液压缸(25);对于后驱动轮,将2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分别置于机架(24)上,每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的门字型框架(16)的顶梁(16c)分别连接横梁(21);前转向驱动轮、后转向驱动轮和后驱动轮的液压系统结构相同,液压系统由发动机(35)、联轴器(36)、液压泵(37)、液压管路(38)、同步控制管路(39)组成,液压缸(25)通过连接销(26)和机架(24)连接;发动机(35)通过联轴器(36)连接2台液压泵(37),2台液压泵(37)分别与前转向驱动轮的每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的液压马达(13)和后驱动轮或后转向驱动轮的每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的液压马达(13)之间通过液压管路(38)并联连接,且2台液压泵(37)的进出油管之间通过同步控制管路(39)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4345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减肥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直缝焊石油套管钢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