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液压传动的前后轮全驱动轮胎压路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43457.0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89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仁智;王安麟;姜涛;刘钊;耿令新;朱玉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9/27 | 分类号: | E01C19/27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液压 传动 后轮 驱动 轮胎 压路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工程和机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液压传动的前后轮全驱动轮胎压路机。
背景技术
轮胎压路机属于工程机械行业中压实机械类别,主要用于道路施工中沥青路面压实和各种道路的路基压实等。轮胎压路机根据其大小,通常由7-11个光面橡胶充气轮胎(前面3个轮胎,后面4个轮胎,简称前3后4,简写为3+4;同样,有4+4;4+5;5+6等型式)组成,前后轮胎交错排列,轮胎压路机在直线行驶时前后轮胎轮辙之间有一定量的重叠;工作质量一般为16-30吨。轮胎压路机是通过其光面橡胶充气轮胎承受的静载荷与充气轮胎对路面的搓揉作用的合成效果来完成压实作业的,是保证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路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沥青路面施工作业的工艺通常为:使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完成沥青混合料摊铺(沥青混合料的温度通常在120~180℃)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先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初压;然后,通常使用轮胎压路机进行几遍复压;最后进行消除缺陷和保证路面平整度的终压。
由于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的钢轮既是驱动轮,也是振动轮,在压实施工中振动钢轮是滚动状态,很好地解决了沥青路面压实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起褶和拥推问题。而目前的轮胎压路机通常只能用后面的轮胎进行驱动,前轮只能进行转向不能驱动,即前轮是从动轮。压实过程中由于前面的从动轮胎的滑移会使沥青混合料产生起褶和拥推,路面可能会产生表面裂纹等问题,进而会影响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由于轮胎压路机的前轮和后轮均是由多个光面充气轮胎组成,通常的轮胎之间组合方式和机械传动的驱动方式难以解决轮胎压路机的前后轮全驱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液压传动的前后轮全驱动轮胎压路机。解决轮胎压路机的前后轮胎全驱动问题,克服现有轮胎压路机由于前轮为从动轮而存在的压实作业中沥青混合料的起褶和拥推问题。在实现前后轮全驱动,提高轮胎压路机性能的同时满足其均匀压实的要求。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液压传动的前后轮全驱动轮胎压路机,前轮可以采用前转向驱动轮,后轮可以采用后驱动轮或后转向驱动轮,其中:
前转向驱动轮或后转向驱动轮结构相同,均由2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第二横梁23、机架24、液压缸25、立轴30、叉脚31、连接销轴32和液压系统组成,其结构如图1和图8所示;后驱动轮由2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第一横梁21、机架24和液压系统组成,其结构如图6和图8所示;
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由双轮胎组合联动单元5、液压马达13、行星减速机14、门字型框架16组成,双轮胎组合联动单元5由光面轮胎1、左辐板2、整体式轮辋3、右辐板4组成,2个光面轮胎1分别置于整体式轮辋3的卡口上,整体式轮辋3上设有左辐板2、右辐板4,行星减速机14置于整体式轮辋3内,行星减速机14分别连接液压马达13和左辐板2,门字型框架16套于双轮胎联动组合单元5外,门字形框架16的左侧板16a通过连接装置15连接行星减速机14,门字形框架16的右侧板16b一端设有轴承18,轴承18通过联接半轴17、联接盘a9与右辐板4联接;
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是在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基础上延长门字形框架16的顶梁16c,增设一独立轮胎组11,独立轮胎组11包括独立轮辋8、独立辐板7,光面轮胎1置于独立轮辋8的卡口上,独立轮辋8上设有独立辐板7,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上的右辐板4与独立轮辋8上的独立辐板7通过传动轴6连接,门字型框架16右侧板16b一端的轴承18支撑传动轴6;
对于前转向驱动轮或后转向驱动轮,将2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分别置于机架24上,每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的门字型框架16的顶梁16c分别连接第二横梁23,立轴30与第二横梁23相互垂直,立轴30一端通过叉脚31与穿过第二横梁23的连接销轴32连接,另一端连接机架24,立轴30通过其上的耳环29连接液压缸25;
对于后驱动轮,将2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分别置于机架24上,每组双轮胎组合驱动结构或三轮胎组合驱动结构的门字型框架16的顶梁16c分别连接第一横梁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10043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减肥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直缝焊石油套管钢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