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臭氧作为钢铁磷化促进剂的磷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9973.6 | 申请日: | 200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37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烨璞;盛敏奇;贾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2/06 | 分类号: | C23C22/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臭氧作为钢铁磷化促进剂的磷化方法,属金属表面化学转化膜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步骤如下:(1)确定磷化液配方,其组成成分及其含量为:ZnO 5.0~6.0g,KNO3 7.0~9.0g,H3PO3(85%)12~16ml,十二烷基硫酸钠0.1~0.2g;将上述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1升磷化液。(2)将钢铁片打磨抛光,用丙酮除油,再用盐酸除锈活化,随后放入上述的磷化液中。(3)同时将臭氧通入磷化液中,保持臭氧浓度在1.3~3.5mg/L,并在40~45℃磷化反应15分钟。(4)磷化完毕后,钢片用去离子水清洗并用热风吹干。磷化处理后所形成的磷化膜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形成的薄膜均匀致密。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臭氧 作为 钢铁 磷化 促进剂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采用臭氧作为钢铁磷化促进剂的磷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过程和步骤:a.确定磷化液的配方,磷化液的组成成分及其含量为:ZnO 5.0~6.0g,KNO3 7.0~9.0g,H3PO3(85%) 12~16ml,(NH4)6MO7O24·4H2O 0.05~0.15g,十二烷基硫酸钠 0.1~0.2g将上述各化合物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1升磷化液;b.将事先用1~6号砂纸逐级打磨过,并用丙酮除油的钢片,再用1mol/L盐酸除锈活化,随后放入上述配制好的磷化液中;并且用酸碱调节pH值至2.3~3.5;c.同时,通过臭氧发生器将臭氧通入上述磷化液中,保持磷化液中的臭氧浓度在1.3~3.5mg/L范围内;并在40~45℃温度下磷化反应15分钟;d.磷化完毕后,钢片用去离子水清洗一分钟,然后用70~80℃的热风吹干;磷化处理过程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3997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