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含硅活性钢镀层厚度的预化学镀镍后热镀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2537.6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许乔瑜;卢锦堂;孔纲;车淳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8/02 | 分类号: | C23C28/02;C23C18/36;C23C2/06;C23C18/18;C23G1/19;C23G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5106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含硅活性钢镀层厚度的预化学镀镍后热镀锌方法。该方法将含硅活性钢件化学镀镍后再热镀锌。其工艺为:(1)对含硅钢件表面进行化学镀镍前处理;(2)对含硅钢件表面进行化学镀镍,其中,镍盐为NiSO4·6H2O;还原剂为NaH2PO2·H2O,络合剂为C6H5Na3O7·2H2O;(3)对化学镀镍后的含硅活性钢件经烘干后进行热镀锌。本发明有效控制含硅活性钢热镀锌层的超厚生长,获得厚度适宜,表面光亮,粘附性好的镀层;消耗的镍量少,在钢件上预化学镀3~4微米左右的镍层,即可达到控制含硅活性钢热镀锌层超厚的目的。预镀镍层阻止了钢件中铁在锌浴中的溶解,使锌渣生成量大幅减少,降低了锌的损耗。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活性 镀层 厚度 化学 镀镍后热 镀锌 方法 | ||
【主权项】:
1.控制含硅活性钢镀层厚度的预化学镀镍后热镀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含硅钢件表面进行化学镀镍前预处理;(2)对含硅钢件表面进行化学镀镍,采用的配方与工艺为:镍盐:NiSO4·6H2O 0.1~0.2mol/L,还原剂:NaH2PO2·H2O 0.2~0.4mol/L,络合剂:C6H5Na3O7·2H2O 0.1~0.4mol/L,NH4Cl 0.3~0.8mol/L,pH值:7.5~8.0,温度:85±2℃,镀液载荷:1dm2/L,镀速:18~20微米/小时;(3)对化学镀镍后的含硅活性钢件表面进行热镀锌:在温度为120℃下对含硅活性钢件进行烘干后,再在温度为450℃下进行热镀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3253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锥栗刺皮脱皮机
- 下一篇:一种单片机控制数字式高质节能饮水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