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铜合金带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10028494.4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077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祝;刘贵可;刘斌;蔡曾清;王海龙;钟秋生;梁志文;钟东贵;柳瑞清;崔玉致;程荣华;黄鑫;王晓彬;李润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铜材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0 | 分类号: | B21C37/00;C22C1/03;B21B37/74;B21B1/22;C21D9/52;C21D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晓桂 |
地址: | 510990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铜合金带材的制造方法,通过熔铸、热轧、冷轧及热处理制成成品,其中熔铸过程中将铁皮打包入紫铜中,帮助铁质完全熔融入铜液中;热轧温度控制在980-1060℃,确保不会发生热裂;冷轧与热处理交错进行,确保冷轧质量。本发明可以降低生产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铜合金带材的成本,同时确保产品的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电路 引线 框架 铜合金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集成电路用引线框架铜合金带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熔铸:将适量的铁皮打入紫铜包头中与电解铜一起加入炉中,待所有炉料全部溶融后,加入铜-磷中间合金,搅拌,扒渣后保温静置半小时后浇铸;(2)热轧:加热上述铸坯,热轧温度为980-1060℃,终轧温度为600℃,分6-11道次进行热轧,热轧后用高压水喉喷淋坯料,热轧后的带坯进行铣面处理;(3)冷轧及退火处理:铣面后的带坯进行粗轧、预精轧及精轧;粗轧后进行时效处理,退火温度为520-560℃退火时间共3-6h,或双级时效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520-560℃和400-480℃,退火时间共3-6h;预精轧后进行退火时效处理,退火温度为400-480℃,时间为3-6h;精轧后进行低温退火,退火温度为230-300℃,时间为2.5h;每次退火后均进行酸洗处理,速度为35m/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铜材厂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铜材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2849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养护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固态浓缩果汁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