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生物活性表面多孔种植体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6777.7 | 申请日: | 200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38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朱瑞富;王建华;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54 | 分类号: | A61L27/54;A61L27/40;A61L27/04;C25D11/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06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生物活性表面多孔种植体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采用微弧氧化处理设备,在含钙磷的电解液中对钛或钛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其工艺参数是:电解液中钙和磷的质量比Ca/P=3~7,微弧氧化处理时间T=5~20min,电极电压U=400~500V,电极频率f=400~800Hz。微弧氧化处理后在钛或钛合金表面自生成一层多孔复合陶瓷膜,将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的钛或钛合金放入含有骨形成蛋白BMP的SBF或FCS或Hanks的复合模拟体液中进行仿生处理,使其表面共生出高生物活性的复合膜。用该方法制备的种植体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和骨牢固结合,骨内愈合期短等特性,可广泛用于牙种植体和人体承力的骨、关节等硬组织修复和替换材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活性 表面 多孔 种植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生物活性表面多孔种植体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以钛及钛合金为基体材料,采用微弧氧化处理,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为:(1)在含钙磷的电解液中对钛或钛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其工艺参数是:电解液中钙和磷的质量比Ca/P=3~7,微弧氧化处理时间T=5~20min,电极电压U=400~500V,电极频率f=400~800Hz;(2)微弧氧化处理后在钛或钛合金表面自生成一层多孔复合陶瓷膜,其组成为:锐钛矿相TiO2+金红石相TiO2+CaTiO3+PO43-基团;(3)将经过微弧处理过的钛或钛合金放入含有2~6mol/l骨形成蛋白BMP的SBF或FCS或Hanks的复合模拟体液中进行仿生处理,处理温度为36~37℃,处理时间为3~14天;(4)在多孔复合陶瓷膜孔壁表面共生出高生物活性的复合膜,其组成为:类骨羟基磷灰石+骨形成蛋白BMP。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1677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