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氧化铈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2958.2 | 申请日: | 200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单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17/00 | 分类号: | C01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9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氧化铈的制备方法。现有方法是采用表面活性剂使反应复杂,比表面积不足40m2/g。为了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先将铈盐用水或乙醇溶解,再加一定体积的醇液,金属铈浓度为0.01mol/L-2.5mol/L,在反应釜中一定温度一段时间,固体产物经乙醇洗涤多次、干燥、经焙烧后,得到由上百、甚至上千微米长,几个到几十微米宽的六方棒组成的三维结构氧化铈,比表面积150-250m2/g。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经济、环保。该材料可用于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的助剂,氧化催化剂或催化剂的载体,在燃料电池、吸附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氧化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氧化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氧化铈为三维结构,组成三维氧化铈的棒长10-1500μm,直径1-100μm,棒为圆柱形、六方柱形、四方柱形。组成棒的纳米粒子尺寸在1-30nm。长10-1500μm,直径1-100μm,表面积150-250m2/g,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1)先将铈盐用水或乙醇溶解,再加一定体积的醇液,在反应釜中100-250℃,反应6-480小时,得到前驱体;(2)得到的前驱体冷至室温,经乙醇洗涤、干燥、在300-600℃焙烧1-24小时得到三维结构的氧化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师范大学,未经辽宁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1295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