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碳管表面镀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11377.7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1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霞;高丽新;程路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18/40 | 分类号: | C23C18/4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4051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纳米碳管表面镀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Cu2+为单质铜来源,还原剂为Zn或HCHO;当采用Zn为还原剂时,其主要试剂为CuSO4·5H2O、Zn粉、丙三醇、乙二醇、酒石酸钾钠、FeSO4·7H2O、HNO3;当采用HCHO为还原剂时,其主要试剂为CuSO4·5H2O、HCHO、EDTANa2、FeCl3·7H2O、三乙醇胺、a,a-联吡啶、NaOH、HNO3;纳米碳管表面镀铜的工艺流程为:纳米碳管氧化—→水洗—→镀覆—→水洗—→干燥。本发明的纳米碳管表面镀铜的制备方法,改变了传统的钯催化方式,而且价格便宜、操作方便,简化了工艺,制备方法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表面 镀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碳管表面镀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Cu2+为单质铜来源,还原剂为Zn或HCHO;当采用Zn为还原剂时,其主要试剂为CuSO4·5H2O、Zn粉、丙三醇、乙二醇、酒石酸钾钠、FeSO4·7H2O、HNO3;其中Cu2SO4·5H2O的浓度要求为6.0~7.0g/l,丙三醇的浓度要求为125~140ml/l,乙二醇的浓度要求为85~95ml/l,酒石酸钾钠的浓度要求为8.0~9.0g/l,FeSO4·7H2O的浓度要求为3.0~4.0g/l,锌粉的浓度要求为1.80~1.90g/l;工艺条件要求为:反应时间为50~70分钟,反应温度为0~25℃,络合剂以甘油、乙二醇、酒石酸钾钠复合使用,镀液中加入添加剂Fe2+(FeSO4);当采用HCHO为还原剂时,其主要试剂为CuSO4·5H2O、HCHO、EDTANa2、FeCl3·7H2O、三乙醇胺、a,a-联吡啶、NaOH、HNO3;其中HCHO的浓度要求为30~40ml/L;工艺条件要求为:施镀温度为50~70℃,PH值范围为11.5~13.0,络合剂以EDTA与TEA复合使用,施镀时间为80~100分钟,镀液中加入Fe3+(FeCl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1137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吸顶灯
- 下一篇:内置锥形摩擦盘异步交流制动电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