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6459.6 | 申请日: | 200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7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璧华 |
地址: | 200233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包括有透明基板、薄膜晶体管,栅电极形成在与透明基板直接接触的第一金属层上,漏电极和源电极形成在第二金属层上,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依次设置有为绝缘层、半导体层,第二金属层上面设置有钝化层,像素电极层形成在钝化层上,与漏电极通过接触孔相连接,基板的底端设置有支柱,其中所述栅电极与源电极交叠处沿着源电极方向在栅电极两侧的边缘上设置有突起;增大了半导体层和栅极层的正对面积,可以有效的降低静电发生击穿的概率,防止栅极线与源极线交叠处的静电击穿,预防像素电极的破坏,提高产品良率。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液晶显示器 薄膜晶体管 阵列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至少包括:一透明基板(1);薄膜晶体管(2);栅电极(3)形成在与透明基板(1)直接接触的第一金属层(6)上,漏电极(5)和源电极(4)形成在第二金属层(7)上,第一金属层(6)和第二金属层(7)之间设置有半导体层(9);透明基板(1)的底端设置有支柱(13);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电极(3)与源电极(4)交叠处沿着源电极(4)方向在栅电极(3)两侧的边缘上设置有突起(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4645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液压硫化机
- 下一篇:回转式换针的电脑刺绣机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