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短波长激光处理工件圆筒形内表面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0274.4 | 申请日: | 2006-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9058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05-30 |
发明(设计)人: | 楼祺洪;董景星;轴军;魏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1D1/09 | 分类号: | C21D1/09;C21D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短波长激光处理工件圆筒形内表面的装置,其实质是利用短波长激光,并以流动的氮气作为辅助气体对工件表面进行激光热处理,以达到材料表面改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装置用于柴油发动机气缸壁的激光热处理。在紫外激光作用下气缸壁表面会形成一层硬度很高的氮化物层,并且可使表面平滑化,从而降低摩擦和磨损,估计可节能3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波长 激光 处理 工件 圆筒 表面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短波长激光处理工件圆筒形内表面的装置,包括一短波长激光器(10),其特征在于还有一激光整形器(1),在该激光整形器(1)输出激光方向有一固定在一移动平台(3)上的导光筒(2),在该导光筒(2)的激光输出端外通过轴承(6)设置一金属圆筒(7),该金属圆筒(7)与所述的导光筒(2)同轴,该金属圆筒(7)内固定一与导光筒(2)的轴线成45°的反射镜(8),在该反射镜(8)的反射光方向开有一通光孔(71),在该导光筒(2)的激光输出端的外侧固定一第二电机(9),该第二电机(9)的传动轴的齿轮与所述的金属圆筒(7)的外齿轮相啮合,所述的移动平台(3)设有第一电机(4),所述的导光筒(2)在第一电机(4)的带动下可沿导光筒(2)的轴线方向往复移动,还有一氮气瓶(15),该氮气瓶(15)的导气管可将氮气输入到工件圆筒形内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2004027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