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610068452.9 | 申请日: | 200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967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华玉 |
主分类号: | F24D1/04 | 分类号: | F24D1/04;F25B30/0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大兴 |
地址: | 25706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北二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属于低温废热利用技术领域。以蒸汽动力循环汽轮机出口乏汽作余热源,主要采用带有吸收-蒸发器的两级及多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技术,以环境为热泵的冷源,利用乏汽进入热泵中的相应部分完成其作用,形成凝水并实现自身升温回到蒸汽动力循环系统,实现乏汽回热;或余热提升温度用于加热外部冷流体,实现对外供热。本发明之乏汽回热,可减少抽汽回热抽汽量或代替抽汽回热,提高蒸汽动力循环热效率;在利用乏汽对外供热时,替代或部分替代热电联供中的抽汽供热,实现更好的节能效益;在与海水淡化相结合的对外供热时,可以实现对淡化海水的两次加热。本发明还可减少循环冷却水的消耗量,减少环境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蒸汽 动力 循环 中的 余热 进行 对外 供热 技术 | ||
【主权项】:
1.利用蒸汽动力循环中的乏汽余热进行回热与对外供热技术,其特征是以蒸汽动力循环汽轮机出口的乏汽为余热源,采用开式或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以环境为冷源,进入热泵系统的乏汽中的一部分余热经热泵提升温度,用于乏汽放热后形成的凝水自身温度的提升,实现乏汽回热,替代或部分替代抽汽回热,提高蒸汽动力循环热效率;或将热泵产热用于加热外部流体,实现乏汽对外供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华玉,未经李华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6845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镍锰钴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动力安全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