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混凝土复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10037891.3 申请日: 2006-01-20
公开(公告)号: CN1803699A 公开(公告)日: 2006-07-19
发明(设计)人: 吴智深;吕志涛;李文晓;邵一心;朱海堂;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南大学
主分类号: C04B32/02 分类号: C04B32/02;B32B13/12;B32B37/12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叶连生
地址: 21009***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混凝土复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是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FRP)/混凝土复合结构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该结构包括混杂FRP外包覆层、现浇混凝土芯子(21)和最小配筋率的钢筋三部分,组成矩形截面的复合结构;制造方法中,混杂FRP外包覆层与现浇混凝土芯子(21)外界面的粘结通过湿法粘结实现,湿树脂法即为其中一种湿法粘结方法,湿树脂法采用拉挤成型工艺,按纤维选择原则及混杂比例进行混杂FRP外包覆层型材的预制,随后作为模板按设计位置、标高进行支设,在其内表面直接刷上一层现场预拌的湿树脂,然后在兼作模板的混杂FRP外包覆层内绑扎或焊接最小配筋率的钢筋形成钢筋骨架,最后,现场浇入预定配合比的混凝土。
搜索关键词: 混杂 纤维 增强 树脂 复合材料 混凝土 复合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混凝土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混杂FRP外包覆层、现浇混凝土芯子(21)和最小配筋率的钢筋三部分,组成矩形截面的复合结构;其中:最小配筋率的钢筋分为最小配筋率的箍筋(31)、最小配筋率的受压纵筋(32)、最小配筋率的受拉纵筋(33)三部分,最小配筋率的受压纵筋(32)位于现浇混凝土芯子(21)上部混凝土保护层(22)内,最小配筋率的受拉纵筋(33)位于现浇混凝土芯子(21)下部混凝土保护层(22)内,最小配筋率的箍筋(31)沿环向四周包围最小配筋率的受压纵筋(32)和最小配筋率的受拉纵筋(33),三者之间通过绑扎或焊接的方法形成骨架;混杂FRP外包覆层包括主筋用FRP层(11)和箍筋用FRP层(12)两部分,主筋用FRP层(11)与现浇混凝土芯子(21)底面紧密粘结,箍筋用FRP层(12)在主筋用FRP层(11)外侧沿现浇混凝土芯子(21)环向包裹,以承担剪力;最小配筋率的钢筋浇注于现浇混凝土芯子(21)内,FRP层外包覆层与现浇混凝土芯子(21)采用湿树脂粘结的方法实现粘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3789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内置钢丝网保温板的制备工艺-201810595246.6
  • 刘纯;丁力;张絮颖;杨倩 - 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2018-06-11 - 2021-03-23 - C04B32/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钢丝网保温板的制备工艺,采用半干压内置钢丝网烧结工艺,其中包括配料、陈腐、半干压成型、干燥、烧结等工艺,通过控制压缩比的技术手段(体积压缩比采用1:0.3~0.5),控制板体的密度和导热系数,实现板体的轻质、低导性,采用在半干压模具布料时,在布料层中布设钢丝网的结构,加强板体的整体强度,从而实现板体的高强度。采用烧结技术,使得高温胶结料玻璃化,并在冷却时将膨化珍珠岩颗粒、钢丝网凝结在一起,抗压强度≥3.6MPa,耐久性与建筑同寿命,从而实现板材的强度和耐久性。
  • 激光热处理设备-201310572113.4
  • 梁相熙;沈亨基;罗玉钧;安珍荣 - AP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2013-11-13 - 2014-05-21 - C04B32/02
  •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热处理设备。所述设备包含:反应腔室,允许晶片支撑件位于其内部空间中且包括设置在其顶面上的窗口;部分除氧模块(OPDM),位于窗口与晶片支撑件之间且包括注射狭缝,惰性气体经由注射狭缝而注入;惰性气体注射管,插入到圆筒中且允许惰性气体经由注射狭缝流入;惰性气体供应管,分别向惰性气体注射管的一端和另一端供应惰性气体;以及注射控制单元,根据惰性气体的测量注射量来个别地控制惰性气体供应管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注射量。本发明提供的激光热处理设备在使用激光束进行用于结晶的热处理的同时防止晶片暴露于氧之下。
  • 大气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装置及其方法-200810024635.X
  • 葛燕;朱锡昶;李岩 - 水利部交通部电力工业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2008-03-28 - 2008-08-20 - C04B32/02
  • 大气环境钢筋混凝土结构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装置,网格状牺牲阳极与混凝土中的钢筋电连接,形成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特征是牺牲阳极埋设在活性砂浆中,活性砂浆敷设在钢筋混凝土表面;牺牲阳极采用纯锌或锌合金;活性砂浆由硅酸盐水泥、骨料、水、合成纤维和活性添加剂组成:水灰比0.35~0.55∶1;灰砂比0.3~0.6∶1;活性添加剂为溴化锂或硝酸锂,掺量0.05~0.50g/cm3;合成纤维选自: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纤维素和/或玻璃纤维,掺量0.05~0.5%;本发明还包括保护方法。本发明节省人力、物力,价格低廉;使用寿命达20年。活性砂浆不收缩、不开裂,电阻率较低,强度高。牺牲阳极开路电位稳定。
  • 一种新型无粘接外套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200720038570.5
  • 姚圣法 - 姚圣法
  • 2007-07-16 - 2008-05-21 - C04B32/02
  • 一种新型无粘接外套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由预应力棒体和在它外面的无粘接外套组成,预应力棒体在张拉时可活动。使用时,将其两端的外套去掉,加工出螺纹,或一端镦出螺帽,另一端加工出螺纹,在需要浇注混凝土的地方的两端固定好固定钢板,两边固定好模板,将钢棒插入固定钢板的孔内,在外面用螺母拧紧,然后进行浇注,混凝土凝固后拧下螺母,去掉固定钢板,再拧上螺母拧紧即可,具有强度高、施工方便、环保节材、降低成本等优点。
  • 加配钢筋网的轻质节能外墙板及其生产方法-200510044563.1
  • 亓俊华 - 亓俊华
  • 2005-09-09 - 2007-03-14 - C04B32/02
  •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加配钢筋网的外墙板及其生产方法。该外墙板由铁矿尾砂、沉积岩、长石、云母等混合后烧制而成,铁矿尾砂占39%-45%、沉积岩占17%-23%、长石占3%-7%、云母占4%-8%。该生产方法为:(1)配料——按配方配制;(2)制作钢筋网;(3)烧成——选取导热系数、强度衰减适合的模板,原料输送到窑炉内的模具中;(4)冷却——当窑内温度达1180℃-1200℃时,保持40-60分钟,然后冷却,冷却率0.2-8.3℃/分钟,当窑内温度降至40℃时,产品即可出炉。本发明使单一材料综合实现高强、抗冻、防渗、保温、隔声、轻质、可大规格生产和应用的多重功能的外墙板。
  • 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混凝土复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200610037891.3
  • 吴智深;吕志涛;李文晓;邵一心;朱海堂;吴刚 - 东南大学
  • 2006-01-20 - 2006-07-19 - C04B32/02
  • 混杂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混凝土复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是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FRP)/混凝土复合结构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该结构包括混杂FRP外包覆层、现浇混凝土芯子(21)和最小配筋率的钢筋三部分,组成矩形截面的复合结构;制造方法中,混杂FRP外包覆层与现浇混凝土芯子(21)外界面的粘结通过湿法粘结实现,湿树脂法即为其中一种湿法粘结方法,湿树脂法采用拉挤成型工艺,按纤维选择原则及混杂比例进行混杂FRP外包覆层型材的预制,随后作为模板按设计位置、标高进行支设,在其内表面直接刷上一层现场预拌的湿树脂,然后在兼作模板的混杂FRP外包覆层内绑扎或焊接最小配筋率的钢筋形成钢筋骨架,最后,现场浇入预定配合比的混凝土。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