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含桔霉素的功能性红曲菌丝体的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33131.5 | 申请日: | 200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807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7-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昕;王江海;袁建平;黄晓霓;季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深圳学者生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7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含桔霉素的功能性红曲菌菌丝体的培养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培养室或塑膜温室送风量排风量或敞开式通风系统,在菌丝体生长对数期以低浓度醋酸雾状物以及点燃稻草产生烟熏进行刺激,以及加大通气量,使菌丝体培养阶段昼夜间变温、调湿,调控培养基料含水量,保持淀粉质培养基料疏松,加速菌丝体生长速率及功能性代谢产物Monacolin K的合成和积累,同时有效抑制MonascidinA(Citrinin)的形成。整个菌丝体培养周期未出现杂菌污染,所获得的功能性红曲未检测出桔霉素。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含桔 霉素 功能 红曲 菌丝体 培养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不含桔霉素的功能性红曲菌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为:(1)选用生长旺盛的现有普通红曲菌菌株,包括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ber van Tieghem或紫色红曲菌Monascus Purpureus Went;(2)淀粉质培养基料组成按重量比为:稻谷、麦粒、玉米和高梁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10-96;或再添加麦麸4-30,豆饼粉或大豆0.1-2,无机盐0.01-0.5和醋酸或醋酸盐0.01-0.8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培养基料控制水分含量为25-95wt%;(3)稻谷、麦粒、玉米、高梁先用水浸泡或直接加水煮熟或蒸熟,然后再添加麦麸、豆饼粉、大豆、无机盐和醋酸或醋酸盐,搅拌均匀;采用耐高温菌种袋或玻璃瓶装填培养基料,在装填培养基料后插入小通气管1至10条,培养基料装填后套塞特制双层通气棉塞,然后置于121℃灭菌30min或128℃灭菌20min,冷却至45℃以下;(4)小通气管采用可回收多次使用的竹管或不锈钢管或耐高温塑料管或陶瓷管;小通气管直径为4-12mm,长度为100-350mm,管壁排列有序或无序地钻有无数小孔,孔的大小为0.5-2mm;(5)特制通气棉塞由三层纱布罩及棉塞组成,纱布用40wt%以上熟石灰水或饱和熟石灰水浸泡、干燥处理备用;(6)接种固体菌种或液体菌种,可采用散播法接种,接种量为1-15wt%,菌丝体培养温度19-34℃;(7)在红曲菌菌丝体生长旺盛的菌丝体生长对数期除去特制通气棉塞的上层棉塞,并扎紧留下的三层纱布罩于瓶颈;通过昼夜间调控培养室或塑膜温室送风量排风量及敞开式通风系统拉大昼夜之间温差,调控昼间菌丝体培养温度为20-34℃;相对湿度65-95%,夜间菌丝体培养温度为14-26℃;相对湿度40-70%;(8)从第3天昼间或夜间开始,每日向培养室或塑膜温室上空喷雾0.01-0.05wt%醋酸溶液1-2次,形成稀薄雾状物;同时每间隔12小时采用通常熏炉点燃稻草烟熏产生CO2的方法,调控培养室或塑膜温室内弥漫CO2浓度达到0.01~0.02%,烟熏时间为30分钟。(9)培养7-28天后,收获菌丝体;所得红曲菌菌丝体不含桔霉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深圳学者生物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深圳学者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3313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