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热型沥青混凝土屋顶太阳能蓄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610019475.0 | 申请日: | 200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896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1-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少鹏;王金山;朱教群;磨炼同;文进;刘刚;叶群山;庞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E04D11/00;F24J2/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0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导热型沥青混凝土屋顶太阳能蓄热系统包括:铺设在混凝土屋顶4上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由隔热层3和内设有导热水管1的导热型沥青混凝土层2组成;位于土壤层6内的蓄热箱5,由混凝土层7搭建而成,其内侧敷设隔热层8;途径蓄热箱水中的蓄热管道9;通过循环管道12,将导热水管的出水口、蓄热管道、水泵11、导热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构成本系统的热循环闭合回路。本发明将冷水与屋顶沥青混凝土采集的太阳能量换热后,可以直接供用户使用或储存起来为冬天供暖。而且导热型沥青屋顶代替传统屋面,降低了顶层天花板的温度。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 沥青 混凝土 屋顶 太阳能 蓄热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屋顶蓄热系统,其特征是一种导热型沥青混凝土屋顶太阳能蓄热系统,其包括:铺设在混凝土屋顶4上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其结构为自上而下依次是导热型沥青混凝土层2、隔热层3,其中,导热型沥青混凝土层内设有导热水管1;位于土壤层6内的蓄热箱5,由混凝土层7搭建而成,其内侧敷设隔热层8;途径蓄热箱水中的蓄热管道9;通过循环管道12,将导热水管的出水口、蓄热管道、水泵11、导热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构成本系统的热循环闭合回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61001947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创伤愈合的营养组合物
- 下一篇:多烯磷脂酰胆碱脂质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