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以及非水电解液有效
申请号: | 200580022544.7 | 申请日: | 200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981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田村宜之;神野丸男;竹原雅裕;古田土美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0 | 分类号: | H01M10/40;H01M4/38;H01M4/02;H01M4/6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烨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集电体上形成了含有吸藏·释放锂的金属的负极活性物质薄膜、该负极活性物质的薄膜被断缝分离成柱状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可以抑制负极活性物质与非水电解液的反应等,在得到高充放电容量的同时,还得到优良的充放电循环特性。本发明是具有集电体2b上形成了含有吸藏·释放锂的金属的负极活性物质2a的薄膜、且该负极活性物质的薄膜被在厚度方向上形成的断缝2c分离成柱状的负极2,使用吸藏·释放锂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1,非水系溶剂中溶解了锂盐的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非水电解液中含有具有与氟结合的烷基的碳酸酯化合物。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以及 | ||
【主权项】:
1.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它是具有在集电体上形成了含有吸藏·释放锂的金属的负极活性物质薄膜的负极、使用了吸藏·释放锂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在非水系溶剂中溶解了锂盐的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薄膜被在其厚度方向上形成的断缝分离成柱状,上述的非水电解液含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
式中,R1、R2表示无取代或具有各种取代基的烷基,R1、R2的至少一方的基团结合有1个以上的氟,R1、R2可以是相同的基团也可以是不同的基团,R1、R2可以是独立的基团,也可以相互结合形成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8002254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