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510047803.3 | 申请日: | 200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971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7-05-30 |
发明(设计)人: | 成会明;李峰;王大伟;逯高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G9/042 | 分类号: | H01G9/042;H01G13/00;B01J19/00;C08J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镍或钴的盐或其他过渡族金属的化合物、沉淀剂、造孔剂、水,质量比为1∶1-20∶0.1-5∶1-100,通过在水溶液体系中结合原位沉淀和自组装方法直接生长中孔氧化物材料来得到电容器电极材料。将原料在100-300℃密闭条件下将混合物水解、沉淀剂,使过渡族金属盐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形成其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沉淀,冷却到室温将反应产物过滤干燥后,经热处理得到孔径为5~10nm、比表面积为100~300m2/g的中孔结构氧化物。本发明制备的电极材料具有很高比表面积和合适的离子传输通道,以其为电极材料及与其它电极材料复合,可获得高电化学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电化学电容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电容器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镍或钴的盐或其他过渡族金属的化合物、沉淀剂、造孔剂、水,质量比为1∶1-20∶0.1-5∶1-100,通过在水溶液体系中结合原位沉淀和自组装方法直接生长中孔氧化物材料来得到电容器电极材料,其孔径为5~10nm,比表面积为100~300m2/g;或将得到中孔氧化物与其他电极材料均匀分散,质量比为1∶0.1-10,得到复合电容器电极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4780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