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药性麦类赤霉病的治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38292.9 | 申请日: | 2005-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653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8-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国;王建新;李恒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0095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抗药性麦类赤霉病的治理方法,用于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小麦、大麦等麦类赤霉病的治理。采用戊唑醇、氟苯嘧啶醇、抑霉唑等单剂或相互复配剂或含戊唑醇、氟苯嘧啶醇、抑霉唑等有效成分的与其他内吸性或保护性杀菌剂进行二元或多元复配的制剂,通过种子处理或田间喷雾的方法,防治抗药性麦类赤霉病,增效显著,方法简便,成本低廉,可以完全或部分替代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用来防治麦类赤霉病,长期使用能够有效治理抗药性赤霉病菌和延缓抗药性的发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药性 赤霉病 治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抗药性麦类赤霉病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含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戊唑醇(tebuconazole,terbuconazole)、氟苯嘧啶醇(nuarimol)、抑霉唑(imazalil)的单剂或用其相互二元、三元复配制剂或用其为有效成分与其他内吸性和保护性杀菌剂复配制成各种农药制剂,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或兑水后在大麦、小麦等麦类作物抽穗前5天至成熟期进行1-2次田间喷施防治麦类赤霉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3829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