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氧化物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30743.4 | 申请日: | 200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792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6-28 |
发明(设计)人: | 章建民;姜沪;孙弘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3/36 | 分类号: | C01B1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氧化物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为:配制一定浓度的金属盐Ma+溶液或硅酸盐溶液,加入一定量的富勒醇(C60(OH) n),将一定浓度的氨水溶液或盐酸溶液滴入溶液中,产生对应的沉淀,然后过滤,用水洗涤,去除杂质离子,干燥后,煅烧。得到对应的纳米氧化物粉末,粒径为10-200nm。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粉体纯度高,粒径分布窄。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氧化物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纳米氧化物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a.把所需制备的金属氧化物所对应的金属的可溶性盐或可溶性硅酸盐,配制成浓度为1.0×10-8~1.0×10-2mol/L的溶液,搅拌下加入水溶性富勒醇C60(OH)n,使水溶性富勒醇在反应体系中质量百分比浓度达到0.5-1.0%;b.若制备金属氧化物,快速搅拌下,向上述反应溶液中缓慢滴加浓度为1.0×10-8~1.0×10-2mol/L的氨水溶液,使金属离子Ma+与氨水的摩尔比为1∶(1.2~2)×a,其中a表示金属离子的化合价;若采用可溶性硅酸盐,快速搅拌下,向上述反应溶液中缓慢滴加浓度为1.0×10-8~1.0×10-2mol/L的盐酸溶液,使硅酸盐与盐酸的摩尔比为1∶2.5~4;反应产生沉淀;c.将上述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后,煅烧,得到所需的纳米氧化物粉末材料,干燥温度为95~105℃,煅烧的温度为450~9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3074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