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茯苓菌丝体葡聚糖硫酸酯化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9181.3 | 申请日: | 2005-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718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俐娜;黄琪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B37/02 | 分类号: | C08B37/02;C12P19/04;A61K31/716;A61P37/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祥;冯卫平 |
地址: | 43007***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茯苓菌丝体葡聚糖硫酸酯化衍生物,由下法制得:将茯苓菌丝体提取得到水不溶性的α-葡聚糖;将α-葡聚糖悬浮于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中,依次加入吡啶和氯磺酸,反应液在50-90℃下反应40-120分钟后冷却到室温,加入蒸馏水以形成清亮的溶液,调节pH至9-10,然后加入沉淀剂乙醇得到α-葡聚糖的硫酸酯化衍生物。该α-葡聚糖的硫酸酯化反应主要发生在C-6位羟基,取代度为0.86-1.38,重均分子量为2.36×104-14.5×104,具有很好的水溶性。体外和体内试验结果也示出,所得α-葡聚糖的硫酸酯化衍生物对植入BALB/c小鼠体内的Sarcoma 180肉瘤都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可用于制备抗癌药物和增强机体免疫的保健品。 | ||
搜索关键词: | 茯苓 菌丝体 聚糖 硫酸 酯化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1.一种茯苓菌丝体葡聚糖硫酸酯化衍生物,由下法制得:将茯苓菌丝体依次用乙酸乙酯、丙酮进行索氏提取除脂肪;然后依次经过生理盐水、热水提取,离心;离心后剩余物用0.5-1.0M NaOH/0.05-0.1wt%NaBH4溶液在5-10℃下提取得到重均分子量为7.75×104 -57.3×104的水不溶性的α-葡聚糖;将所述α-葡聚糖悬浮于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20-50℃下搅拌12-24小时,再加入吡啶,升温至50-90℃继续搅拌0.5-1小时;然后在50-90℃和持续搅拌条件下,以0.4-0.6mL/min的速度逐滴加入氯磺酸,其中葡聚糖羟基与氯磺酸、吡啶的摩尔比为1∶5-7∶10-17.5;反应液在50-90℃下反应40-120分钟后冷却到室温,加入蒸馏水以形成清亮的溶液,调节pH至9-10,然后加入沉淀剂乙醇得到硫酸酯化衍生物的粗产品;将该粗产品再溶解于蒸馏水中,注入纤维素透析袋,在pH为9-11的NaOH溶液中透析除去吡啶,然后用蒸馏水透析4-10天,冷冻干燥得到茯苓菌丝体葡聚糖硫酸酯化衍生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918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低压管路闭式共网成套技术
- 下一篇:一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