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柽柳容器苗培育造林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510016687.9 申请日: 2005-04-05
公开(公告)号: CN1669398A 公开(公告)日: 2005-09-21
发明(设计)人: 刘延春;王百成;肖振海;郭石林;张玉山;刘广文;闫成章;李新航;肖雨卉;王恩泽;王福维;曹广威;钱万义;翟卫萍;徐蕾;高松;李卫国;刘文涛;吴庆模;肖振崛;刁淑清;梁秀娟;梁秀丽;高仲弟;金成一;赵甲军;张文莹;梁万军;王月红;张义飞;王平;李秋梅 申请(专利权)人: 刘延春;王百成;肖振海
主分类号: A01G9/00 分类号: A01G9/00
代理公司: 长春成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永山
地址: 130022吉林省长***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柽柳容器苗培育造林方法,属于农作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容器进行柽柳育苗的造林技术,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培育柽柳容器苗包括:选购苗木袋、选择场地、就近取沙土、扣一次性使简易大棚、装土、摆放、一次性灌足灌透水、制穗、扦插、浇水、控温;起苗、运输包括炼苗、起苗前浇足水、起苗装箱;人工坐水栽植包括挖坑、栽植、浇水;本发明能够提高造林成活率,尤其是在重盐碱地上造林,具有使盐碱地迅速恢复植被,减少大地裸露,发挥生态效益,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的积极效果。
搜索关键词: 柽柳 容器 培育 造林 方法
【主权项】:
1、柽柳容器苗培育造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培育柽柳容器苗(1)选购苗木袋:规格为直径8-10厘米,高13-15厘米,在苗木袋高度的三分之二以下开有12-16个孔;(2)选择场地:选择地势平坦、无积水的至少面积要在500平方米以上、在栽植地或者距栽植地较近的地方;(3)就近取沙土,或柴草垛底土:(4)扣一次性使用简易大棚;(5)装土:将苗木袋装满;(6)摆放:挖长方形沟,深18-20厘米左右,宽1.5米延沟,将装好的苗木袋整摆放,靠紧,靠严;(7)一次性灌足灌透水;(8)制穗:首先选购种条,第一,选当年生的育苗的条;第二,到野外采集一年生枝条;选择当年生育苗的条要在一年的10月-11月采集贮存好,并在翌年的2-3月份制穗;选择野外采集的种条时间要在12月中旬至翌年的2月末之前,随采集随制穗,随入窖冷冻;种条规格要在4-10毫米以上;制穗方法:穗长10-12厘米,用剪枝剪子剪,要做到种条不裂不披;(9)扦插:每个苗木袋扦入一个种穗,做到直立,上面留1-2厘米,要扦到苗木袋的中央;(10)浇水:灌透水,做到一次性灌透,以后视其湿度适时灌水;(11)苗木长到10厘米后,即可以移栽;(12)棚内温度保持在25-30℃,适时放风,适时保温;b、起苗、运输(1)在起苗前7-10天,白天打开棚膜进行炼苗,使苗木充分适应自然环境;(2)起苗前浇足水,以免装箱运输和栽植时散袋;(3)起苗装箱:用水果箱状苗,便于运输;b、苗木栽植,人工坐水栽植首先定点,做到行直距等,其次,挖坑30×30厘米,深18-20厘米;第三、栽植,将苗木袋去掉,栽到坑中心,并做好浇水坑;第四、浇水,做到栽完苗及时浇水,要一次浇足浇透,视旱情再进行第二、第三遍浇水;第五、栽植时间:从6月15日至7月15日;第六、栽植密度规格,视造林初植密度要求而定,一般掌握3米行距,1米株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延春;王百成;肖振海,未经刘延春;王百成;肖振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668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