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急倾斜厚煤层的采煤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510012372.7 | 申请日: | 2005-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657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8-24 |
发明(设计)人: | 钟亚平;殷作如;李建民;张瑞玺;梁友锁;姬超文;刘占春;谷梦平;石俊生;么大刚;班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E21D15/00;E21F1/0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3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倾斜厚煤层的采煤方法,由采煤方法设计和回采工艺两大步骤组成,它是在8-10米厚的煤层中布置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确定回风巷、切割眼等。回采工艺包括扩大巷道、支架安装、支架下放和工作面收尾等工艺。本方法操作程序简单,经济效益显著。 | ||
搜索关键词: | 倾斜 煤层 采煤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急倾斜厚煤层的采煤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采煤方法设计:a、布置两个伪倾斜工作面:在8~10米厚的煤层中,沿煤层底板和顶板布置两个独立的平板式伪斜柔性掩护支架,形成板沟和底沟,两沟之间1.5~2.5隔离煤柱下出口,底沟通过立眼与运输道相通,煤门和叉子眼与运输相通,上出口底板沟均通过各自独立的回风巷与上山相通,两沟的回风道每隔50米用煤门联络,超前距离用两沟的上、下出口控制,沿走向板沟超前底沟0~6.0米,沿倾斜方向,在上出口两沟在同一水平,在下出口板沟超前底沟0~1.0米左右;b、巷道布置:在采区生产石门与回风石门之间,沿煤层底板布置一套集中上山,上、下巷道之间的整阶段垂高90米,分为三个小阶段进行开采,每段垂高30米左右沿走向开掘的小阶段回风巷和小阶段运输巷;c、回风巷:距煤层底板1.0~1.5米左右布置一条回风巷做为底沟的回风巷,两条回风巷均与采区上山相通;沿走向每隔50米用平煤门联络d、切割眼:沿煤层顶板和底板各布置四套立眼与回风巷相通,做为底沟的切割眼眼的间距5~6米,沿煤层顶板布置四套立眼与板沟回风巷相通做为板沟的切割眼,眼的下口通过煤门,插子眼与运输巷相通,眼的间距5~6米煤门的间距10米;e、设置掩护支架:掩护支架由钢梁、钢丝绳、卡缆和定位器组成,钢梁垂直顶底平行排列,每五根梁上在两端用定位器卡住,梁下在定位器位置铺设一条钢丝绳,通过卡缆将定位器、钢梁、钢丝绳固定牢固,其中钢丝绳距梁头0.6米梁上铺设单层金属网,网上交插铺设双层荆笆;回采工艺:a、扩大巷道:从底板沟回风道切眼开始,用支架扩大巷道,扩大后的巷道下宽大于3.2米,然后卧成U型沟槽;b、支架安装:按照支架结构要求,由扩巷后一米开始,沿走向进行铺梁造顶,支架安装时要保持钢梁与回风巷道的方向线垂直,靠顶方向铺设;c、支架下放:(1)、按照板沟在前底沟在后的顺序,由支架尾部边缘开始,拆除切眼的垛眼,卧沟落煤下放支架,逐步将工作面形成25°~30°的伪倾角,支架的下放角度为90°-α;(2)、两个工作面之间的关系调整:板、底沟之间的拉茬距离为0-1米最大不超过5米,且其沿走向和沿倾向拉差距离的计算公式为:沿倾向的拉差距离为:A=B×tgα沿走向的拉差距离为: (3)、两个工作面之间的隔离煤柱的确定:70度倾角的煤层气隔离煤柱为1.5米-2.5米;d、工作面收尾:工作面上出口到达收尾边界线时,伪斜工作面与运输巷间的三角煤一般采用自上而下逐渐缩短伪斜面的方法方法进行回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01237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