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砷化镓单晶的生长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93025.7 | 申请日: | 200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657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5-08-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清;董永军;徐军;钱晓波;李晓清;苏凤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30B11/00 | 分类号: | C30B11/00;C30B29/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砷化镓单晶的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加热温度温梯炉进行生长,具体步骤包括:①坩埚和生长炉的预烧处理,②晶体生长,③高温原位退火。采用本发明方法生长的砷化镓单晶具有位错密度低、热应力小和均匀性好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砷化镓单晶 生长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砷化镓单晶的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双加热温度温梯炉进行生长,具体步骤如下:①坩埚和生长炉的预烧处理:在坩埚未装原料的情况下,对于氮化硼坩埚和生长炉内的装置进行高温预烧结处理,具体做法:对双加热温度梯度炉抽真空,真空度小于6×10-3Pa后,以50-150℃/小时的速率升温到1300-1500℃,保温24~48小时,降温速率为50-150℃/小时,降至室温后打开炉罩;②晶体生长过程:将定向好的砷化镓籽晶放入氮化硼坩埚的籽晶槽中,将坩埚置于坩埚定位棒的圆形凹槽内,在坩埚中放入按比例混合好的原料,氮化硼坩埚上覆盖氧化铝刚玉板,将炉体的其它组件装配到位,放下钟罩;打开真空系统对生长炉抽高真空,当真空度小于6×10-3Pa后,充入高纯保护氩气或氮气,气压为0.01~0.05MP;启动生长控制程序,升温速率为10-100℃/小时,升温至1300-1500℃,恒温3~12小时,以2~10℃/小时速率降温至900~1100℃;③高温原位退火:当砷化镓晶体结晶结束后,炉内温度降至900~1100℃时,保温1~30小时,退火结束后,以5~20℃/小时降至室温,晶体生长完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9302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