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临界流体再生催化剂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410083886.7 | 申请日: | 200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762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昕;江雨生;宗保宁;慕旭宏;孟祥堃;王宣;闵恩泽;韩布兴;刘志敏;吴卫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38/48 | 分类号: | B01J38/4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舒;庞立志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超临界流体再生失活催化剂的工艺方法是将在非饱和有机化合物加氢反应中失活的催化剂在并联的双萃取釜之一中与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共溶剂连续接触;萃取釜出口安有精密高压过滤器以捕获大于1μm的催化剂;与催化剂接触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或混合流体降压、降温使其与萃取物分离;分离后的二氧化碳进入贮槽循环使用,低于分离压力的二氧化碳排放至低压贮罐中作为气动控制阀的气源;萃取完成后利用压差将萃取釜中二氧化碳填充到另一装有失活催化剂的萃取釜达到平衡压力,低于平衡压力的二氧化碳排放至低压贮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流体 再生 催化剂 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超临界流体再生失活催化剂的工艺方法,是将在非饱和有机化合物加氢反应中活性降低了的催化剂在并联的双萃取釜之一中与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共溶剂在7-50MPa、30-100℃的条件下连续地接触2-20小时;在萃取釜出口安有精密高压过滤器以捕获大于1μm的催化剂;与催化剂接触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或混合流体降压至3-7Mpa、降温至20-70℃使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共溶剂与萃取物分离;分离后的二氧化碳进入二氧化碳贮槽循环使用,低于分离压力的二氧化碳排放至低压二氧化碳贮罐中作为气动控制阀的气源;萃取完成后利用压差将萃取釜中二氧化碳填充到另一装有失活催化剂的萃取釜达到平衡压力,低于平衡压力的二氧化碳排放至低压二氧化碳贮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8388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