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虹膜图像采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410078238.2 | 申请日: | 2004-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752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3-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阳生;何玉青;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9/20 | 分类号: | G06K9/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便携式的虹膜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冷镜、红外发光二极管、照明电路、成像镜头、图像传感器、成像处理电路、外壳和USB连接线,冷镜后方顺序有照明电路、成像镜头、图像传感器、成像处理电路,且冷镜、照明电路、成像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共一中心轴。该采集装置无需外接电源,通过USB接口同计算机进行连接,实现虹膜图像采集与传输。本发明实现了远距离眼睛自定位和虹膜居中拍摄,当有用户靠近时,能自动触发设备工作并采集图像序列。本装置可用于虹膜身份识别系统及虹膜图像数据库的建立。本发明体积小,便于携带,无需外接其它设备(如图像采集卡),直接可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相连即能工作,因此可直接在不同的计算机上面进行工作。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虹膜 图像 采集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便携式虹膜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冷镜、红外发光二极管、照明电路、成像镜头、图像传感器、成像处理电路、外壳和USB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外壳为封闭的容体;在外壳的正面上镶嵌有冷镜,至少一个红外发光二极管均匀分布在冷镜周围;外壳的正面内侧有一块照明电路,与至少一个红外发光二极管电连接,以保证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照明电路的中心部分有一孔,该孔位于冷镜后方;外壳内腔设有光学镜头,光学镜头的后部与图像传感器固连,图像传感器设于成像处理电路上,成像处理电路与外壳后侧内壁固连;成像处理电路与图像传感器电连接;照明电路分别与成像处理电路、红外发光二极管和距离感应模块电连接;成像处理电路设有一USB连接线,连接线可与计算机相连;冷镜、照明电路的中心孔、图像传感器和光学镜头共一中心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41007823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