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鳞状碳纳米管、制备方法和专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3129171.6 | 申请日: | 2003-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460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3-12-10 |
发明(设计)人: | 于伟东;张继华;王曦;张福民;柳襄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C23C16/32;C23C14/00;B01J23/7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振甦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鳞状碳纳米管、制备方法和专用装置。所述鳞状碳纳米管特征在于其外径15~50纳米,内径5~20纳米,长度10~100微米,鳞状实起长度100纳米,宽50纳米,由3~10层呈蜷曲状的多层石墨层片的实起。其制备包括中间层制备、过渡金属催化剂制备和碳纳米管生长三个过程,特征在于通过催化层的过渡金属膜,尤其是铁膜和中间层的晶格失配产生应力,使过渡金属膜破裂成纳米级颗粒。提供的专用装置包括真空系统、加热系统、配气系统、等离子体发生系统和薄膜生长系统,可一次完成包括样品清洗、预处理、中间层沉积、催化剂制备和碳纳米管的生长等工艺过程。制备的鳞状碳纳米管密度高、直径均匀、石墨化程度高,长度由反应时间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鳞状碳 纳米 制备 方法 专用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鳞状的碳纳米管,其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外壁长有鳞状突起的碳纳米管,其外径15~50纳米,内径5~20纳米,长度10~100微米;鳞状突起长度100纳米,宽50纳米,由3~10的石墨层片构成,从根部到顶端布满在整个碳纳米管外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312917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