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晶镍铝金属间化合物热压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2111340.8 | 申请日: | 200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388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林栋梁;胡静;宋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1/04 | 分类号: | C22F1/04;C22F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多晶镍铝金属间化合物热压工艺属于金属材料领域。具体工艺如下(1)将铸态镍铝棒在1100℃-1200℃均匀化处理3小时-7小时;(2)采用线切割方法将经过均匀化处理的镍铝棒切成具有特殊几何外形的试样,以与专门设计的不锈钢包敷外套的内腔的几何形状相匹配;(3)将镍铝试样嵌入不锈钢包敷外套中,加热至1000℃-1200℃;(4)采用5-15%的压下量和变形速率在1000℃-1200℃开坯;(5)终压温度600℃-1000℃一次压制至指定的变形量;(6)在300℃-800℃保温,然后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可进一步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在原子能工业、催化工业以及电子工业等领域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多晶 金属 化合物 热压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多晶镍铝金属间化合物热压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工艺如下:(1)将铸态镍铝棒在1100℃-1200℃均匀化处理3小时-7小时;(2)采用线切割方法将经过均匀化处理的镍铝棒切成具有特殊几何外形的试样,以与专门设计的不锈钢包敷外套的内腔的几何形状相匹配;(3)镍铝试样嵌入不锈钢包敷外套中,加热至1000℃-1200℃;(4)采用5-15%的压下量和变形速率在1000℃-1200℃开坯;(5)终压温度600℃-1000℃一次压制至指定的变形量;(6)在300℃-800℃保温,然后冷却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211134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