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控制行走方向的折合式儿童三轮车无效
申请号: | 01258038.4 | 申请日: | 2001-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5017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施文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文富 |
主分类号: | B62K9/02 | 分类号: | B62K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新诺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振英 |
地址: | 5102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控制行走方向的折合式儿童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折叠连杆装置于骨杆一侧端设有前凸出部及后凸出部,卡板组设于第二螺件上,适当处开有卡槽及长槽,二侧端凸伸拨动块将卡板的长槽套组于连杆的后卡勾部,可令卡槽卡持于骨杆的前、后凸出部,使卡板稳定贴靠于骨杆的侧边;所说的枢转定位装置固设于靠背后侧;所说连杆组由前连杆及后连杆组成,并由定位片套固使前后连杆相互枢组。上述构成的儿童三轮车,不仅能控制车头转弯或保持定向行走,而且可折叠收合,缩小体积,达到携带方便,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控制 行走 方向 折合 儿童 三轮车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控制行走方向的折合式儿童三轮车,由一车头(2)组装一对握把(21)、一对踏板(22)及一前轮(23),车头向后依序枢接一支杆(24)及一骨杆(31),该支杆尾端枢设二辅助踏杆(27),骨杆(31)由第一螺件(N1)及第二螺件(N2)向上固接一座垫(32),骨杆(31)后恻且固设一握杆(7),连接杆(41)并往后焊固一形杆(33),形杆(33)底端固设一轴杆(34),轴杆(34)俩侧枢设一对后轮(35),即可构成儿童三轮车,该儿童三轮车上并设有一折叠连杆装置(4)及一枢转定位装置(6),该折叠连杆装置(4)的连接杆(41)另端设有俩贯孔(411)及俩穿孔(412);骨杆(31)前端凸伸俩组接部(311),后端底眼缘俩侧各设有一透孔(313);支杆低端设有一枢孔(244),内侧向后凸伸一套杆(243);连杆(43)的俩端分别弯折一前后卡勾部(431)(432);组装时,将连杆另端置入骨杆(31)后端中,以枢接元件穿过骨杆之透(313)及连接杆(41)的贯孔(411),使连接杆枢组于骨杆后端,并以连杆的后卡勾部(432)穿过连接杆(41)的穿孔(412)且予以枢设定位,续将一弹簧俩端分别勾持于第二螺件N2及连杆(43)的后卡勾部(432),后将连杆(43)另端的前卡勾部穿入支杆的枢孔(244),并将骨杆的组接部(311)与支杆(24)的套杆(243)相互枢组;其征在于:所说的折叠连杆装置(4)于骨杆(31)一侧端凸设一前凸出部(314)及一后凸出部(315);一卡板(42)组设于第二螺件N2上,适当处开设一卡槽(421)及一长槽(422),二侧端凸伸一拨动块(423)将卡板(42)的长槽套组于连杆(43)的后卡勾部,而可令卡板(42)的卡槽选择卡持于骨杆(31)的前、后凸出部,使卡板(42)稳定贴靠于骨杆(31)的侧边,其中骨杆(31)的侧边凸伸一具穿孔的定位块(317);所说的枢转定位装置(6)是利用一直杆(5)固设于靠背后侧;所说的连杆组(9)是以前连杆(91)及后连杆(92)枢组而成,前连杆前端形成一拉引段(911),后端弯折一勾持部(912),后连杆(92)前端凸伸一具枢孔(921)的凸耳(922),后端具有一卡勾部(923),卡勾部由前往后穿过定位块(317)的穿孔,再以卡勾部勾扣于平台(84)的卡孔内,且以一卡扣片(93)扣持定位,续将前连杆(91)的拉引段(911)纳入下板(212)的套孔,且使前连杆(91)的勾持部(912)穿入凸耳(922)的枢孔(921),并以一定位片(94)套固使前、后连杆相互枢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文富,未经施文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25803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聚氨酯泡沫塑料内体的包装箱
- 下一篇:缓冲减振转向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