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芯片正投式投影机光学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1132252.7 | 申请日: | 2001-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64C | 公开(公告)日: | 2004-09-01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东;窦晓鸣;黄维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7/18 | 分类号: | G02B27/18;G03B21/00;G02F1/1335;H04N9/31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毛翠莹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液晶芯片正投式投影机光学系统,包括灯泡、混光偏光、照明物镜以及分光合光四大部分。椭球反射面聚光镜将白光聚焦到光棒的入射端面上,椭球反射面聚光镜与光棒的光路中间有反射镜将光路转90°,光在光棒内混合后出射的发散光束经准直透镜组、两片式偏光棱镜变成偏振光,再经透镜组光路中间的反射镜将光路转90°,经过透兰分光镜、透红分光镜及场镜和液晶芯片,由合光棱镜合为一束光,入射到投影物镜内,由投影物镜投射到屏幕上。本发明在结构布置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光学元件加工容易,降低了系统成本,并保证足够的输出光通量和比较高的图像分辨率。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芯片 正投式 投影机 光学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液晶芯片正投式投影机光学系统,包括灯泡、混光偏光、照明物镜以及分光合光四大部分,其特征在于灯泡(3)的中心位于椭球反射面聚光镜(2)的反射面的旋转对称轴上,混光偏光部分中,在椭球反射面聚光镜(2)与光棒(4)的光路中间置有第一反射镜(1),其反射面与椭球反射面聚光镜(2)的旋转对称轴成45°角放置,将光路转90°,光棒(4)入射端面位置与灯泡(3)经椭球反射面聚光镜会聚的光斑位置重合,在光棒(4)出射端面出射光束前进的方向上依次置有准直透镜组(5)和偏光棱镜(8),准直透镜组(5)的焦点位于光棒(4)的出射端面中心,照明物镜部分中,照明前透镜(11)和照明后透镜(18)组成一个透镜组,在照明前透镜(11)和照明后透镜(18)的光路中间有第二反射镜(17),将光路转90°,分光合光部分包括透兰分光镜(19)、第三反射镜(20)、透红分光镜(12)、三片场镜(10、13、16)、三片液晶芯片(9、14、15)、合光棱镜(6)以及投影镜头组(7),沿第二反射镜(17)的反射面反射光束前进的方向上依次置有照明后透镜(18)、透兰分光镜(19)和第三反射镜(20),透兰分光镜(19)的分光面与照明后透镜(18)的光轴成45°角,与第三反射镜(20)的反射面平行,沿透兰分光镜(19)分光面反射光束前进的方向上依次置有透红分光镜(12)、第一片场镜(10)、第一片液晶芯片(9)、合光棱镜(6)的第一入射面(CC′)和合光棱镜(6)的反射面(FF′),透红分光镜(12)的分光面以及合光棱镜(6)的反射面(FF′)与透兰分光镜(19)的分光面平行,沿透红分光镜(12)分光面反射光束前进的方向上依次置第二片场镜(13)、第二片液晶芯片(14)、合光棱镜(6)的第二入射面(DD′)和合光棱镜(6)的透兰合光面(GG′),合光棱镜(6)的透兰合光面(GG′)与透红分光镜(12)的分光面平行,沿反射镜(20)反射面反射光束前进的方向上依次置有第三片场镜(16)、第三片液晶芯片(15)、合光棱镜(6)的第三入射面(EE′)、合光棱镜(6)的透兰合光面(GG′)以及合光棱镜(6)的透红合光面(HH′),合光棱镜(6)的透红合光面(HH′)与反射镜(20)的反射面平行,第一片液晶芯片(9)、第二片液晶芯片(14)以及第三片液晶芯片(15)均位于照明前透镜(11)与照明后透镜(18)组成的照明物镜的像方焦点处,沿合光棱镜(6)的反射面(FF′)反射光束前进的方向上依次置有合光棱镜(6)的透红合光面(HH′)、合光棱镜(6)的出射面(II′)以及投影镜头组(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13225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化光程长导光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四端口光环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