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9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一种核电站事故后Ⅰ型堆外熔融物滞留装置-CN201210127015.5在审
  • 郑明光;叶成;顾国兴;董宪康;王勇;耿其瑞;夏祖讽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2012-04-27 - 2013-10-30 - G21C9/016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事故后I型堆外熔融物滞留装置,包括内墙、固定于内墙内侧的底部开口的蒸汽通道壁、置于蒸汽通道壁之内的压力容器,还包括围于内墙之外的外墙、固定于内墙底部的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位于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下方的固定于底板之上的堆芯熔融物冷却装置;内墙与外墙之间形成冷却剂下降通道,内墙与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之间设有冷却剂通道;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上表面设有堆芯熔融物滞留凹槽,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下表面为平面;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由无机非金属耐火材料构成。本发明采用堆外的熔融物滞留设计,用不同的材料包容熔融物,用冷却剂环路和堆芯熔融物冷却装置对熔融物进行冷却,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
  • 一种核电站事故型堆外熔融滞留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核电站事故后Ⅱ型堆外熔融物滞留装置-CN201210127014.0在审
  • 郑明光;叶成;顾国兴;顾申杰;邱忠明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2012-04-27 - 2013-10-30 - G21C9/00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站事故后II型堆外熔融物滞留装置,包括内墙、固定于内墙内侧的底部开口的蒸汽通道壁、置于蒸汽通道壁之内的压力容器,还包括围于内墙之外的外墙、以及固定于内墙底部的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上表面上设有堆芯熔融物滞留凹槽,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下表面为一个斜面,倾斜角度为15度~80度,斜面上靠近外墙底部的位置为圆弧形;内墙与外墙之间形成冷却剂下降通道与蒸汽上升第二通道;内墙与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之间设有冷却剂通道;堆芯熔融物滞留装置由无机非金属耐火材料构成。本发明采用堆外的熔融物滞留设计,用不同的材料包容熔融物,应用冷却剂环路对熔融物进行冷却,提高了核电站的高全性。
  • 一种核电站事故型堆外熔融滞留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主控室的非能动空调系统-CN201210127020.6有效
  • 郑明光;叶成;顾国兴;严锦泉;王勇;陈煜;陈瑜;李聪;沈六华;葛鸿辉;蔡强;徐欣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2012-04-27 - 2013-10-30 - F24F5/00
  •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专设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主控室的非能动空调系统。解决主控室在事故后72h后的、长期的可居住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双吸附式制冷装置,左制冷装置与右制冷装置之间借助于连通阀连通,并由乏燃料池余热驱动左制冷装置与右制冷装置,并由乏燃料池余热驱动吸附式制冷装置,从而产生四种工作模式,运行时,从左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开始,然后回质过程、回热过程、接着右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再是回质过程,吸附床冷却过程、最后回到开始的左制冷装置输出冷量模式,如此循环进行,能有效控制主控室内温度,确保主控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非能动、安全、可靠性高的特点。
  • 一种用于主控能动空调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湿式乏燃料贮存系统-CN201210127017.4有效
  • 郑明光;叶成;顾国兴;张荣华;蔡强;郑利民;干富军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2012-04-27 - 2013-10-30 - G21C19/07
  •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乏燃料贮存领域,涉及一种湿式乏燃料贮存系统。采用非能动方式,解决实现乏燃料长期贮存。乏燃料贮存格架放置在乏燃料贮存池的底部,乏燃料贮存池盛有冷却液,装载乏燃料组件的密封容器放置在乏燃料贮存格架上,空冷塔设置在乏燃料贮存池上部,热管式冷却装置的一端设在空冷塔内,热管式冷却装置的另一端浸入乏燃料贮存池的冷却液中。本发明利用乏燃料产生的衰变热驱动分离式冷却装置,无需外界驱动力,实现了乏燃料贮存池内的冷却液自然循环,采用非能动方式实现乏燃料长期贮存,并且本系统具有运行可靠的优点。
  • 一种湿式乏燃料贮存系统
  • [发明专利]一种水淹式安全壳完全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CN201210127319.1有效
  • 郑明光;叶成;顾国兴;陈煜;林千;窦一康;司胜义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 2012-04-27 - 2013-10-30 - G21C15/18
  •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反应堆专设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事故后具有最终热阱的水淹式安全壳非能动余热导出系统。解决核电站事故后,冷却水全部蒸发水淹式安全壳丧失绝大部分的最终热阱问题。导流板为四周封闭的框架结构,并且在导流板的下部开设若干通水孔,导流板放置于水池底部,导流板环绕安全壳并浸在冷却水中,导流板外侧区域的冷却水中放置分离式冷却装置的蒸发端,分离式冷却装置的冷凝端布置于烟囱中。通过冷却液的自然循环将安全壳散发出的热量传递给分离式冷却装置,分离式冷却装置再通过烟囱将热量导出。本系统采用成熟的设备,非能动驱动,保证了系统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显著增加核电站的安全性。
  • 一种水淹安全完全能动余热导出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