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8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蓄电池模块-CN202120143897.9有效
  • 张崇兴;廖文进;许展伦;詹凯博 - 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1-19 - 2021-09-21 - H02H7/18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模块,包含:电芯固定件、多个电芯、电芯连接片以及第一相变化材料,其中,电芯固定件构造有槽体以及多个固定管;每一电芯一对一地被分别固定在固定管中;电芯连接片连接于电芯固定件,并包含一遮盖槽体的遮挡区域以及多个对齐固定管的穿孔区域,遮挡区域与槽体共构一封闭空间,且所述多个穿孔区域具有一与电芯电性连接的接触部;又第一相变化材料被填充于封闭空间内,用以直接接触电芯连接片以及电芯固定件。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电芯连接片来进行温度调控,使电芯放电时的电流造成电芯连接片温度升高的情况能够受到控制。
  • 蓄电池模块
  • [发明专利]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CN201310014439.5无效
  • 张莹崟;黄炳照;汪鑫毅;陈竣明;林允智;王复民 - 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3-01-15 - 2014-07-16 - H02J7/00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充电装置,此充电装置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与充电电池组,以执行充电程序,其包括有检测模块、处理模块与充电模块,其中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检测模块与充电模块;检测模块用以检测充电电池组于充电程序中的电量状态,以及于不同电量状态下对应充电电池组内阻值的极化电压;处理模块根据极化电压与电量状态,产生电流调整参数;充电模块接收外部电源,根据电量状态与电流调整参数,调整输出至充电电池组的充电电流,使极化电压的波形符合默认波形。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充电装置控制方法。本发明可以提高充电电池组的循环使用次数,进而达到使用者对于充电电池组可快速充电以及使用寿命越长越好的需求。
  • 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发明专利]电池充电方法-CN201210423585.9无效
  • 张莹崟;张崇兴;陈竣明;林允智;沈坤昇;陈文谊 - 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2-10-30 - 2014-05-14 - H01M10/4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充电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提供一充电电压对该电池执行充电程序;然后,判断一充电控制变量是否达到一调整值;然后,若该充电控制变量达到该调整值,则将该充电电压调整一第一电压差量,继续对该电池执行充电程序;然后,判断该电池的一健康状态值是否小于或等于一临界健康状态值;最后,若该电池的该健康状态值小于或等于该临界健康状态值,则将该充电电压增大一第二电压差量,继续对该电池执行充电程序。本发明电池充电方法,能有效地达到减缓该电池的衰退速度与增加该电池的效能,进而延长该电池的使用寿命的功效。
  • 电池充电方法
  • [实用新型]撑托架及以其组成的撑托架装置-CN201120381951.X有效
  • 张莹崟;林育润;蔡铭煌;曾国铭;叶根元;李永汎 - 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1-09-30 - 2012-11-21 - H01M2/10
  • 一种撑托架及以其组成的撑托架装置,包含:一对定位板、一对侧板以及多个肋条。该对定位板分别设有彼此相对且彼此错位的两排装填孔;该对侧板与该对定位板组合成一框体,各该侧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可分离地彼此卡扣的第一、二卡扣件;所述肋条是排成两排且均连接于该对定位板之间,各排肋条是分别位于各排的两两装填孔之间,且两排的各该肋条的相邻边是各形成有一具有底面的平直板,任一排的各该肋条的平直板底面是位于另一排的各该装填孔的一切线处。由此,以能在安全因素的考量下设计成最小体积及最少塑料使用量的结构;并使其电池与电池之间的密度提高,从而具有较高的电池堆置密度、且符合更轻量化的设计要求,亦即确能达到最佳能量堆积密度的结构需求。
  • 托架以其组成装置
  • [实用新型]能源供给装置-CN201120351035.1有效
  • 张莹崟;林育润;蔡铭煌;曾国铭;林拓均 - 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1-09-09 - 2012-05-23 - H01M2/10
  • 一种能源供给装置,包括一电池容置座、以及一电路板;其中,电池容置座包含彼此呈相对设置的二壳架,二壳架彼此相远离的一端均形成有向内凹入的多个容置槽,以供所述电池装载,电路板则设于二壳架间,并具有二电路表面,其中一电路表面与一壳架相对、另一电路表面则与另一壳架相对,且二电路表面上分别对应二壳架的容置槽而均设有导接件,能于各容置槽内装载电池时,与电池的导接部作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源供给装置,通过框架的结构设计,使装载电池时可自由地抽换任一个以便于进行维护等;同时通过单一电路板的双面而形成可供电池对插的型态,来增加模块化整体空间使用率,进而可达到减少零组件成本等功效。
  • 能源供给装置
  • [发明专利]充电方法及其充电装置-CN201010169139.0无效
  • 张崇兴;陈文谊;林佳良 - 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0-04-28 - 2011-11-09 - H01M10/44
  • 一种充电方法及其充电装置,充电方法先将充电电池充电到第一预设电压,然后再将充电电池充电到第二预设电压。包括:步骤(a)以第一预设电流作为充电电流,以第一预设电流对充电电池进行定电流充电,直到充电电池第一次到第一预设电压。步骤(b)将充电电池前一次到第一预设电压所使用的充电电流减去一个电流差值作为新的充电电流,以新的充电电流对充电电池进行定电流充电,直到充电电池再次达到第一预设电压。步骤(c)重复步骤(b)一直到新的充电电流等于第二预设电流为止。步骤(d)以步骤(c)的第二预设电流作为另一新的充电电流,以第二预设电流对充电电池进行定电流充电,直到充电电池第一次达到第二预设电压。该充电方法和充电装置可以用来缩短充电电池的整体充电时间。
  • 充电方法及其装置
  • [实用新型]整合型软性复合基板结构-CN200820130588.2无效
  • 简汉镔;陈献忠 - 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8-06 - 2009-09-02 - H01M10/48
  • 一种整合型软性复合基板结构,包括:一温度测量层、一第一充放电层、一电压测量层及一第二充放电层,该温度测量层设有至少一温度测量导电片体,以供传导温度系数来检测用,而该第一充放电层设有充放电片体,该充放电片体连设有极性接片,以供电性连接,该电压测量层设有至少一电压测量片体,该电压测量片体连设有极性接片,以供检测电压差用,而该第二充放电层设有充放电片体,该充放电片体连设有极性接片,以供电性连接,借此将上述各层排列整合包覆在软性复合基板中,并以各极性接片与电池的极性端子连接,以供电力及信号传送。
  • 整合软性复合板结
  • [实用新型]复合壳体结构-CN200820130635.3无效
  • 陈裕承;蔡呈振;廖敏雄;萧力诚 - 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7-17 - 2009-05-20 - H05K5/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壳体结构,为一可隔绝及释放静电荷的复合壳体结构,该复合壳体结构包括一壳体、一金属片以及一导电体。该金属片贴附于该壳体外部,且该金属片外侧及内侧各镀有一阳极薄膜镀层。该导电体设于该壳体上的任一处,以供与金属片的阳极薄膜镀层接触,并外露一接触面,用以连接系统的接地。由此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低电压时隔绝、高电压时释放静电荷及组成结构简单的效用。
  • 复合壳体结构
  • [实用新型]复合壳体改良结构-CN200820130634.9无效
  • 陈裕承;蔡呈振;廖敏雄;萧力诚 - 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7-17 - 2009-04-29 - H05K5/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壳体改良结构,为一可隔绝及释放静电荷的复合壳体改良结构,该复合壳体改良结构包括一壳体、一金属片、一导电体以及一导电片。该壳体包括一上壳及一下壳,而该上壳具有至少一孔洞,且该上壳与下壳相互结合形成一容置空间。该金属片贴附于该壳体的上壳外部,且该金属片外侧及内侧各镀有一不导电的阳极薄膜镀层。该导电体贴附于该金属片内侧的阳极薄膜镀层上且对应于该上壳的孔洞。该导电片设置于该壳体的上壳内部,而该导电片穿过该上壳的孔洞与该导电体接触形成电性相通。由此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低电压时隔绝、高电压时释放静电荷以及提高静电荷的传导效率的效用。
  • 复合壳体改良结构
  • [实用新型]薄型电池-CN200820001205.1无效
  • 林裕丰;郭崑明;杨棋山 - 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1-09 - 2008-12-10 - H01M2/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型电池,包括有一电池、一框体及上、下盖组成的盖体。该框体为中空状,以供容置该电池,该框体外的二侧边各形成一肋条,该肋条令该框体外的侧边形成上内凹槽及下内凹槽,该上盖与下盖的二侧边分别对应折弯形成折边,以与该框体外的二侧边的上内凹槽及下内凹槽相互结合,并包覆该框体内的电池;由此,以形成一具静电放电(ESD)防护、结构结合强度高、便于组制的薄型电池。
  • 电池
  • [实用新型]燃料电池的组装结构-CN200820003169.2无效
  • 方春生 - 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08-02-18 - 2008-12-03 - H01M8/10
  • 一种燃料电池的组装结构,包括:一下盖体,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该下盖体的顶面设置一开口与该容置空间相通,该下盖体的外缘面上设置一外螺纹部;一上盖体,具有一顶壁,该顶壁的外缘面向下延伸出一环壁,该环壁的内缘面设置一内螺纹部,该内螺纹部与下盖体的外螺纹部螺接在一起;以及一电池元件组,压接于该上盖体的顶壁底面及该下盖体的顶面之间;借此,使用者只要旋转上盖体就可以让电池元件组压合住,且上盖体是整体水平地往下移动,故能给于电池元件组较均匀的接触压力。
  • 燃料电池组装结构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