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电池装置-CN202320579732.5有效
  • 方勇;朱肃然;吉影;韩钰莹;陈国强 -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3-22 - 2023-08-25 - H01M10/613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装置,其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至少两个电池装配体,电池装配体包括支架、电池以及换热板,支架分别开设有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电池容纳于第一容纳槽,换热板容纳于第二容纳槽并用于与电池换热,换热板位于电池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的表面积大于电池的其他任一表面的表面积。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大面换热的换热方案,利用一个支架同时容纳电池和换热板,据此能够实现大面换热方案中的多个电池和换热板的交替布置。并且,由于支架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有利于降低产品的工艺复杂度。
  • 电池装置
  • [实用新型]电池装置-CN202320579646.4有效
  • 方勇;朱肃然;吉影;韩钰莹 -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3-22 - 2023-07-25 - H01M50/242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装置,其包括电池以及换热板,换热板设置于电池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的表面积大于电池的其他任一表面的表面积;其中,换热板的中部区域设置有缓冲部,换热板的流道环绕缓冲部布置。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换热板的缓冲部为电池的大面提供缓冲功能,减少电池大面的膨胀形变对电池造成损害,有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 电池装置
  • [实用新型]电池装置-CN202320613554.3有效
  • 方勇;朱肃然;吉影;韩钰莹 -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3-22 - 2023-07-18 - H01M10/617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装置,其包括电池以及换热板,换热板设置于电池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为竖直表面;其中,换热板具有进液口、出液口及流道,流道连接于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流道包括至少一条第一支路,第一支路具有高差段及连续弯折段,沿流道的流通方向,高差段的进口高于出口,连续弯折段呈连续弯折形状。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连续弯折段使得第一支路的流速降低,据此至少部分抵消第一支路因高差段而产生的流速增量,使得换热板与电池的换热更加充分,有利于提升换热板的换热效果。
  • 电池装置
  • [实用新型]电池包-CN202320918991.6有效
  • 韩钰莹;方勇;吉影;朱肃然;陈国强 -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4-21 - 2023-07-11 - H01M10/613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组以及换热板。电池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单体电池。换热板设置在电池组的一侧,换热板用于与电池组换热。换热板包括:第一板以及第二板。第一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第一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在第二面上形成凸起,单体电池与凸起相适配。第一凹槽与第二板构成换热流道。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换热板上的凸起增加了换热板的表面积,即增加了换热板的换热面积,从而使换热板能够与单体电池进行充分的换热率,从而单体电池的换热效率,进而降低了温度对电池组寿命的影响,以降低电池组老化的速度。
  • 电池
  • [实用新型]电池包-CN202320923735.6有效
  • 韩钰莹;方勇;吉影;朱肃然;陈国强 -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4-21 - 2023-07-11 - H01M10/613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箱、电池组、换热板、第一液管以及第二液管。第一液管包括相连通的弯折管段及连接管段,连接管段分别与多个换热板的第一液口连通,弯折管段具有多个折弯,以使弯折管段整体呈弯曲形。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第一液管具有多个折弯增大了第一液管的长度,以使第一液管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同时增加了换热液在电池包内流动的时长,从而使第一液管与电池组进行充分的换热,即在换热板与电池组热交换的同时,第一液管也与吸收电池组进行热交换,提高了电池组的热交换效率,进而降低了温度对电池组寿命的影响,以降低电池组老化的速度。
  • 电池
  • [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CN202222420862.2有效
  • 韩钰莹;方勇;朱肃然;吉影;陈国强 -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9-13 - 2023-01-24 - H01M10/613
  •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液冷板、箱体和接头组件,该接头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设于箱体的内部且与液冷板连接,第二管路设于箱体的外部,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之间的箱体设有开孔,第二管路穿过开孔并与第一管路密封连接。该接头组件分段设计,安装灵活性高,提高安装效率,且便于后续拆卸维修更换。
  • 一种电池
  • [实用新型]电池插箱和储能设备-CN202220680781.3有效
  • 方勇;朱肃然;韩钰莹;陈国强;周世友 -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3-25 - 2022-10-11 - H01M50/244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插箱和储能设备,其中,该电池插箱包括:箱体,其包括底板和连接于底板上的边框,边框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相对设置,第二侧板与第四侧板相对设置;至少一个电池组,电池组连接在底板上;第二侧板和/或第四侧板设有至少一组第一通风孔组,沿电池组中的电池排列方向,第一通风孔组与电池组的中部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外部冷风通过通风孔组,加快热量堆积明显的电池组中部区域的散热,从而减小箱内温差和温升,提高电池插箱的使用寿命。
  • 电池设备
  • [实用新型]储能机柜-CN202221013066.0有效
  • 方勇;朱肃然;韩钰莹;陈国强;胡宏伟 -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4-24 - 2022-08-02 - H01M10/6568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机柜,包括:本体、多个电池插箱、液冷装置以及液冷管道。多个电池插箱设置在本体内。液冷装置设置在本体内。液冷管道包括多个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子管道,且液冷装置通过子管道与电池插箱相连通。本申请提供的储能机柜,当需要将电池插箱从本体中取出时,将与需要取出的电池插箱连接的子管道从液冷管道上拆卸下来,使该子管道与电池插箱一起拆卸下来,避免了在拆卸过程中液冷管道对电池插箱的干涉,从而实现了电池插箱的快速拆卸,进而提高了产品的拆卸效率。
  • 机柜
  • [实用新型]风道及储能集装箱-CN202220685631.1有效
  • 方勇;韩钰莹;朱肃然;陈国强;胡宏伟 -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3-25 - 2022-07-22 - H01M10/613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道及储能集装箱,其中,风道包括:本体以及多个导流板。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并排设置的出风口和至少一个进风口。多个导流板将本体的内部空间分隔形成多个导流通道,每一导流通道均设有进口和出口,各进口与进风口相连通,每一出口与一出风口相连通。在相邻的两个导流通道中,出口邻近进风口的导流通道为近风流道,出口远离进风口的导流通道为远风流道,远风流道的进口的过流面积大于近风流道的进口的过流面积。本申请的风道,越靠近进风口设置的导流通道的进口的过流面积越小,使从每一进口进入导流通道的风量大体相同,从而保证了从每一出风口吹出的风量均大体相同。
  • 风道集装箱
  • [实用新型]一种电池装置-CN202220619919.9有效
  • 朱肃然;方勇;韩钰莹;陈国强 -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3-21 - 2022-07-22 - H01M10/615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装置,在箱体中设置有电磁加热结构,且电磁加热结构位于电池和箱体的侧壁之间,在电池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较低时,可以通过电磁加热结构为电池进行加热,保证电池容量和性能不衰减;并且,该电磁加热结构在进行加热时依据的是电磁加热原理,该加热方式可以保证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快速升温,实现快速加热的目的,进而可以避免对电池装置的续航能力造成不良影响,使得电池装置在低温环境下依然具有较优的续航能力。
  • 一种电池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菌藻协同处理温室气体的膜生物反应系统-CN201910688002.7有效
  • 郭成龙;韩钰莹;赵宸宇;叶孟琪;高国芮;闵明 - 中国矿业大学
  • 2019-07-29 - 2021-01-26 - B01D53/8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菌藻协同处理温室气体的膜生物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器、生物膜系统和光照装置,生物膜系统设置于反应器内部,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甲烷氧化菌反应室和微藻反应室,生物膜系统包括微藻生物膜、甲烷氧化菌生物膜,微藻生物膜和甲烷氧化菌生物膜之间设有一层微孔滤膜,光照装置设置在微藻反应室正前方。本发明的菌藻协同处理温室气体的膜生物反应系统中,微藻光合固碳产生的氧气和被甲烷氧化菌生化转化产生的二氧化碳可分别被甲烷氧化菌和微藻利用,菌藻代谢过程相耦合,转化过程清洁,产物供细胞生长代谢,且吸附式培养节能高效,可实现协同处理温室气体和提高生物质产量的目的。
  • 一种协同处理温室气体生物反应系统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