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2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单晶的制造方法-CN201980072061.X有效
  • 永井直树;渡边一德;铃木聪;儿玉义博 - 信越半导体株式会社
  • 2019-10-17 - 2023-09-01 - C30B29/06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FZ法的单晶的制造方法,其利用感应加热线圈对原料晶棒进行加热熔融而形成悬浮区域,并使上侧的原料晶棒及下侧的单晶棒相对于感应加热线圈一边旋转一边相对地下降,使悬浮区域移动来生长单晶棒,其特征在于,具有:测量工序,当在结晶生长途中停止生长并结束单晶的制造时,测量剩余的原料晶棒的重量;判定工序,计算利用剩余的原料晶棒能够制造的单晶主体部的理论成品率,并确定能够再制造的单晶的最大直径,或确定不制造单晶;以及再制造工序,在确定了能够再制造的单晶的最大直径的情况下,再制造单晶。由此,提供一种单晶的制造方法,其在使结晶生长在途中停止的情况下,通过有效利用剩余的原料晶棒而抑制了成品率降低。
  • 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二氧化碳捕获处理系统及CO2负排放工厂-CN202180035339.3在审
  • 井原辉一;西山真哉;谷贤辅;松田广和;铃木聪;松田康壮;片山博之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2021-04-23 - 2023-01-31 - B01D53/62
  • 本发明提供二氧化碳捕获处理系统,其包含二氧化碳浓缩混合气体生成装置、二氧化碳转化装置、最终处理装置、以及二氧化碳直接捕获装置,其中,二氧化碳浓缩混合气体生成装置具有分离膜,提高所导入的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而生成二氧化碳浓缩混合气体;二氧化碳转化装置将从二氧化碳浓缩混合气体生成装置接取的浓缩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化学稳定的化合物;最终处理装置具备吸附材料,通过利用吸附材料吸附二氧化碳而将该二氧化碳与其它气体成分分离;二氧化碳直接捕获装置将周围环境中所含的空气导入,并供给至二氧化碳捕获处理系统的最终处理装置或该最终处理装置的上游侧。在二氧化碳捕获处理系统中,在工厂内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全部在工厂内被处理,而不会被排出至工厂的外部,另外,由于将周围环境中所含的空气导入并进行与工厂中的排出气体同样的处理,因此能够使从工厂向外部的二氧化碳的排出成为负值。
  • 二氧化碳捕获处理系统co2排放工厂
  • [发明专利]制冷循环装置-CN202180035622.6在审
  • 铃木聪;伊藤诚司;三桥拓也;山田淳司 - 株式会社电装
  • 2021-05-17 - 2023-01-31 - B60H1/22
  • 具备:压缩机(11),将制冷剂吸入、压缩并排出;散热部(12、42),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散热,从而加热向车室内空间吹送的空气;减压部(14a、14c),使由散热部散热的制冷剂减压;外气吸热部(16、19、50、54),使由减压部减压的制冷剂从外气吸热;废热吸热部(19),使由减压部减压的制冷剂吸收废热设备(80、56)的废热;风门(90),对导入外气吸热部的外气的通路的开度进行调整;及控制部(60),在判断为废热设备的废热量比外气吸热部和废热吸热部中的制冷剂的吸热量多的情况下,关闭风门。
  • 制冷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及使用其的多层涂膜的形成方法-CN202080089630.4在审
  • 铃木聪;迫山和哲;永田浩隆 - 日涂汽车涂料有限公司
  • 2020-12-22 - 2022-07-29 - C09D201/00
  • 提供水性涂料组合物,其可形成具有高设计性的金属质感涂膜,而且可形成显示良好的涂膜物性的涂膜。用于形成多层涂膜的水性涂料组合物套装,其含有形成第1底基涂膜的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和形成第2底基涂膜的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所述第1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1涂膜形成树脂、第1固化剂、第1无机光泽剂和第1疏水缔合型粘性剂,所述第1无机光泽剂为选自二氧化硅、滑石、碳酸钙、高岭土、硫酸钡和硅藻土的1种或多种,所述第2底基涂料组合物含有第2涂膜形成树脂、第2固化剂、第2光亮材料、第2无机系粘性剂、第2疏水缔合型粘性剂和第2分散剂,所述第2无机系粘性剂含有具有多个无机结晶层堆叠而成的层叠结构的层状物。
  • 水性涂料组合套装使用多层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制冷循环装置-CN202080069393.5在审
  • 铃木聪;伊藤诚司;杉村贤吾 - 株式会社电装
  • 2020-09-09 - 2022-05-17 - B60H1/00
  • 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制冷循环(10a)、室外热交换器(16、16a、16b)、是否冷却判定部(60f)、判定基准设定部(60g)以及冷却控制部(60h)。外热交换器使制冷剂外气进行热交换,或使与制冷剂进行热的传递的热介质与外气进行热交换。是否冷却判定部根据与电池的温度具有相关性的物理量(TB)是否在预先设定的基准物理量(KTB、KTB1、KTB2)以上来判定是否执行电池的冷却。判定基准设定部根据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吸热器发挥功能的情况和室外热交换器作为散热器发挥功能的情况来设定是否冷却判定部中的基准物理量。判定基准设定部在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吸热器发挥功能的情况下设定比在室外热交换器作为散热器发挥功能的情况所设定的第一基准物理量(KTB1)小的第二基准物理量(KTB2)。
  • 制冷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具有电池加热功能的车载空调系统-CN202011060521.8在审
  • 李楠;陈晶晶;贾兆远;阪本宏太;吴凯;前田隆宏;铃木聪;伊藤诚司 - 株式会社电装
  • 2020-09-30 - 2021-10-26 - B60H1/14
  • 本发明的具有电池加热功能的车载空调系统,包括:包括第一泵和放热器的车内加热回路;包括第二泵和电池热交换装置的电池加热回路;与车内加热回路连于第一分流节点且与电池加热回路连于第一合流节点,供冷却液从车内加热回路流向电池加热回路的第一支路;与车内加热回路连于第二合流节点且与电池加热回路连于第二分流节点,供冷却液从电池加热回路流向车内加热回路的第二支路;以及设于车内加热回路或电池加热回路的至少一方的热源;电池加热回路中的冷却液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二泵的驱动下在电池加热回路中循环流动;在第一、第二分流节点、第一、第二合流节点的至少任意一处设有调节流入或流出第一支路或第二支路的冷却液流量的三通流量调节阀。
  • 具有电池加热功能车载空调系统
  • [发明专利]制冷循环装置-CN202080013438.7在审
  • 杉村贤吾;伊藤诚司;铃木聪;白鸟康介 - 株式会社电装
  • 2020-01-16 - 2021-09-21 - B60K11/04
  • 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具备:空气冷却用减压部(13),该空气冷却用减压部使在散热器(12)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减压;第一蒸发器(14),该第一蒸发器使由空气冷却用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入口侧减压部(15),该入口侧减压部在制冷剂的流动中与空气冷却用减压部并列配置,并使在散热器中散热后的制冷剂减压;第二蒸发器(16),该第二蒸发器使由入口侧减压部减压后的制冷剂从电池(2)吸热而蒸发;出口侧减压部(18),该出口侧减压部使在第二蒸发器中蒸发后的制冷剂减压;以及控制部(50),该控制部控制入口侧减压部和出口侧减压部的开度,控制部进行如下的限制控制:将入口侧减压部的开度控制为电池冷却开度和空气冷却开度中的较小一方的开度,电池冷却开度是用于使第二蒸发器的电池冷却能力成为目标电池冷却能力的开度,空气冷却开度是用于使第一蒸发器的空气冷却能力成为目标空气冷却能力的开度。
  • 制冷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制冷循环装置-CN201880050700.8有效
  • 铃木聪;加藤吉毅 - 株式会社电装
  • 2018-07-09 - 2021-09-14 - F25B1/00
  • 制冷循环装置(10)具有:第一热交换部(20),该第一热交换部将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作为热源对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加热;减压阀(13),该减压阀使制冷剂减压;热介质蒸发器(15),该热介质蒸发器使被减压后的制冷剂与低级侧热介质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发热装置(34),该发热装置配置于低级侧热介质循环回路(30)而对低级侧热介质进行加热;第二热交换器(39),该第二热交换器将由发热装置(34)加热后的低级侧热介质作为热源对热交换对象流体进行加热;流量调节阀(35),该流量调节阀对低级侧热介质流入热介质蒸发器(15)的流量和低级侧热介质流入第二热交换器(39)的流量进行调节;以及流量控制部(50c),该流量控制部对流量调节阀(35)的工作进行控制。
  • 制冷循环装置
  • [发明专利]声音输出装置-CN201780079764.6有效
  • 五十岚刚;铃木聪;新免真己 - 索尼公司
  • 2017-10-13 - 2021-09-07 - H04R1/10
  • 提供了一种优越的声音输出装置,其通过插入到用户的耳朵中而被使用。声音输出装置设置有:声音生成部;以及保持部,其设置有开口,并且将声音生成部保持在用户的外耳道的入口附近。保持部包括设置有开口的环体。将声音生成部的壳体与环体的一部分集成在一起。声音生成部包括声音生成元件,所述声音生成元件包括动态驱动器,并且设置有中空的排气部,所述中空的排气部连接到声音生成部的壳体的后表面。排气部从壳体的后表面侧穿过耳屏间切迹,并且具有设置在耳廓外部的排气孔。
  • 声音输出装置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