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36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一种森林土壤的湿度测定装置-CN202121243733.X有效
  • 金松恒;李雪芹;刘洋;颉洪涛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2021-06-04 - 2022-03-04 - G01N33/2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森林土壤的湿度测定装置,包括外壳、转动轴、带动板和检测器,所述带动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外壳内侧的顶部和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检测器固定安装于带动板的表面,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检测器包括有处理块,所述处理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金属探测头,所述处理块的另一侧连通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远离处理块的一端连通有显示器,所述带动板一侧表面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本实用新型涉及森林养护技术领域。该森林土壤的湿度测定装置,解决了现在现有的森林土壤的湿度测定装置都是只能对单一深度的土层进行测定,不能够同时测量不用深度土层的湿度,这样会使测量结果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的问题。
  • 一种森林土壤湿度测定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光合作用测定装置-CN202121242546.X有效
  • 金松恒;李雪芹;刘洋;颉洪涛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2021-06-04 - 2022-01-07 - G01N33/00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合作用测定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光合作用测定装置,包括基板、透明钟罩和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固定安装在基板的顶部,所述透明钟罩卡接在基板的上方,所述透明钟罩上部的一侧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基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透明钟罩与安装座的连接处活动连接有第一卡架和第二卡架,所述第一卡架和第二卡架的侧壁上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直接将透明钟罩扣在植株上方,由于透明钟罩缺乏固定其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位置偏移或者倾倒,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的问题,实现了安装方便,稳定性高的效果。
  • 一种便于安装光合作用测定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移栽的植株培养装置-CN202121243736.3有效
  • 金松恒;李雪芹;刘洋;颉洪涛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2021-06-04 - 2021-12-03 - A01G9/029
  •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株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方便移栽的植株培养装置,包括基板和支承板,所述基板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基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多个育苗槽,每个所述育苗槽的内部均插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与支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承板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培养装置中的育苗槽通常为固定的一体式结构,在移栽时通常选择将杜鹃花的幼苗从育苗槽内挖出进行移栽,容易导致移栽过程中还容易对幼苗的根茎造成损伤,从而影响幼苗的生长的问题,实现了移栽方便的效果。
  • 一种方便移栽植株培养装置
  • [实用新型]一种野外森林树木透雨量测量装置-CN202121242552.5有效
  • 金松恒;李雪芹;刘洋;颉洪涛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2021-06-04 - 2021-11-30 - G01W1/14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野外森林树木透雨量测量装置,包括固定上座板和下侧支撑杆,所述下侧支撑杆安装固定在固定上座板的下端中间位置上,通过设置有两个半圆封闭板结构,使得便于封闭和开合使用,下雨时,雨水透过野外森林树木的间隙落在接液喇叭管的雨水感应器上,雨水感应器感应到雨水后,储电控制箱因内部高集成处理计算,使得电动伸缩杆带动半圆封闭板打开,以便雨水经过接液喇叭管和中空连接管流入到储液过滤瓶中,而天晴后,雨水感应器因未感应到雨水而储电控制箱控制电动伸缩杆回缩,使半圆封闭板在接液喇叭管内部闭合,有效避免液体的蒸发,这样能有效确保测量的精确度,并且便于自动控制使用。
  • 一种野外森林树木透雨测量装置
  • [发明专利]一种环境因子变化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CN202110630451.3在审
  • 金松恒;李雪芹;刘洋;颉洪涛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2021-06-07 - 2021-10-19 - G01D2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因子变化相互关系的研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研究亚热带针叶林逐步阔叶化的趋势与高温、干旱、酸雨这些环境因子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S2、通过收集温度、降水量、酸雨这些环境因子干扰下不同森林生物量、死亡率、蓄积量、冠层光合作用的森林生产力的变化;S3、从时间尺度上开展森林资源和生产力变化的研究;S4、研究温度、降水量、酸雨的环境因子干扰下不同森林植物种间的竞争力和木本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S5、对幼林龄环境因子样地模拟试验;S6、针叶树、阔叶树的种内和种间竞争指数采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进行分析,即得树木种内以及种间的竞争强度,得出环境因子变化的相互关系。
  • 一种环境因子变化相互关系研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环境变化模型的森林演变预测方法-CN202110630415.7在审
  • 金松恒;李雪芹;刘洋;颉洪涛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2021-06-07 - 2021-10-08 - G01D21/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境变化模型的森林演变预测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三维模拟模块和预测模块,基于环境变化模型的森林演变预测方法的步骤为:步骤一、在森林中取3‑5片测定区域安装数据采集模块;步骤二、将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一个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汇总,并且取所有测定区域的平均数据;步骤三、三维模拟模块根据输入的信息建立区域性森林模型;步骤四、将数据以及时间点与实时时间之间的时长输入预测模块,进行森林演变预测。本发明通过采用三维模拟的方式模拟出后续时间线上区域性森林的变化信息,并给基于后续时间线上的时间点数据作为依据进行预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森林演变预测和估算的精确度。
  • 一种基于环境变化模型森林演变预测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气候干扰变化的林分生长研究方法-CN202110630382.6在审
  • 金松恒;李雪芹;刘洋;颉洪涛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2021-06-07 - 2021-10-01 - G06Q10/0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气候干扰变化的林分生长研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森林分类系统,根据电子信息技术影像的信息可辨识性,结合传统森林分类系统,建立面向遥感的森林分类体系;S2、分析森林分类体系中的针叶林逐步阔叶化的主要因素和机制;S3、调查样地内各项参数;S4、环境数据的获得与未来环境因子预测;S5、根据数据集的相关研究结果建立数学模型;S6、根据试验样地的实测光合数据和森林资源样地调查的数据对模型进行参数化和验证;本发明利用植物表型分析技术和空间技术测定森林冠层光合作用、森林生长状况、森林空间结构等指标,有效提高森林参数的科学性和数据的准确度,从而实现亚热带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 一种针对气候干扰变化林分生长研究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杜鹃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CN202110630432.0在审
  • 金松恒;李雪芹;刘洋;颉洪涛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2021-06-07 - 2021-09-24 - G01N21/27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杜鹃花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摘取杜鹃花叶片,并采用多光谱照相机拍摄杜鹃花叶片多光谱图像;S2、获得杜鹃花叶片提取液,获取杜鹃花叶片提取液多光谱图像;S3、构建有效多光谱模型;S4、选定工作波长和参照波长;S5、分别以工作波长、参照波长的单色光依次照射在待测叶片和参照反射板上,使其产生漫反射;S6、将步骤S5中反射数据采用回归建模的方式换算为待测叶片中的叶绿素总含量。本发明检测成本极低,几乎没有耗材,并且能针对不同生长期杜鹃花叶片进行测定,通过采用杜鹃花叶片提取液吸收的波长作为参照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杜鹃花叶片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减少了误差。
  • 一种杜鹃花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亚热带森林林场的可持续经营系统-CN202110630452.8在审
  • 金松恒;李雪芹;刘洋;颉洪涛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2021-06-07 - 2021-09-10 - G06Q30/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亚热带森林林场的可持续经营系统,包括用于对林场进行实时监控的监控模块、用于对环境气象信息进行实时采集的气象采集模块、用于分析预测林场以及环境气象未来趋势的分析模块以及主控系统平台,监控模块以及气象采集模块均安装于亚热带森林林场内,气象采集模块在亚热带森林林场内呈等距阵列设置,监控模块和气象采集模块分别与主控系统平台通信连接,主控系统平台与分析模块电性连接。本发明中相较于现有的用计算方式的持续经营系统,利用逻辑模拟的方式对林场的持续经营进行精确模拟,并且对于结果为持续减少的模拟结果进行细致化分析,将导致结果持续减少的相关数据反馈出,进行警示。
  • 一种基于亚热带森林林场可持续经营系统
  • [发明专利]四年生洛阳红牡丹的培育方法及其培育设备-CN202110696263.0在审
  • 朱向涛;陈霞;季雯;金松恒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2021-06-23 - 2021-09-03 - A01G22/60
  • 四年生洛阳红牡丹的培育方法及其培育设备涉及农林领域。四年生洛阳红牡丹的培育方法,包括牡丹苗的栽培:于10月底将洛阳红牡丹苗植入栽培盆内,完成后置于室外自然条件下适生培养20天。栽培盆内添加有栽培基质,栽培基质优选保水、保肥、透气能力较好的基质,例如质量百分比为泥炭土:珍珠岩:蛭石=3:1:1的栽培基质。栽培盆优选盆高35㎝、盆口直径27cm的塑料盆。上盆时将牡丹苗放置于盆内中心,随即添加有机基质并同时将盆摇晃将其压实,使基质与牡丹根系紧密接触,基质覆盖到植株根茎部。本发明对四年生洛阳红牡丹的栽培时间、栽培基质、栽培环境进行了限制,本发明下获得的四年生洛阳红牡丹苗成活率高、一致性好。
  • 四年生洛阳牡丹培育方法及其设备
  •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的杜鹃花科植物分析方法-CN202110622814.9在审
  • 金松恒;申建双;李雪芹;徐艳霞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2021-06-04 - 2021-08-27 - C12Q1/6869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的杜鹃花科植物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样,DNA提取与测序,以锦绣杜鹃为实验材料,采集其新鲜的叶子,使用改良的CTAB方法提取总基因组DNA,通过250bp的双末端测序并获得相应数据;S2、叶绿体基因组组装;S3、叶绿体基因组注释;S4、叶绿体基因分析;S5、全基因组比较与分析;S6、系统进化分析,从NCBI的数据库中获得杜鹃花科已有的八个物种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信息。本发明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的杜鹃花科植物分析方法,得出结论:锦绣杜鹃叶绿体全基因组与杜鹃花科其他8个物种在基因组大小,结构,GC含量,基因结构方面有显着差异,但相对而言与越橘属植物更相近。
  • 一种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杜鹃花植物分析方法
  • [发明专利]高温胁迫下香榧雄苗和雌苗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方法-CN202110174626.4在审
  • 金松恒;季永亮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2021-02-07 - 2021-06-25 - G01N21/64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胁迫下香榧雄苗和雌苗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方法,包括:用2年生榧树原生苗作为砧木,分别采收香榧雌苗和雄苗幼枝作为穗条接穗,嫁接成活生长2年后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嫁接雌苗与嫁接雄苗分别放在温度为25℃、30℃、35℃、40℃的光照培养箱内,光照14 h后,温度降低2℃置于暗环境10 h;叶片经过暗适应30 min后,进行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测定,雌雄嫁接苗各测4株,每株重复测定2次;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进行比较。本发明反映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大面积种植香榧嫁接苗时在何种情况下会对种苗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以及试验结论能为香榧嫁接苗种植过程中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 高温胁迫香榧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分析方法
  • [发明专利]基于叶绿素荧光OJIP曲线的杜鹃花耐高温性评价方法-CN202010674081.9在审
  • 金松恒;潘向东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2020-07-14 - 2020-10-23 - A01G17/00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叶绿素荧光OJIP曲线的杜鹃花耐高温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用2年生长势健壮、生长一致的优良盆栽苗栽于聚乙烯培养钵;缓苗期为15天,在整个缓苗期内隔4天对杜鹃幼苗定期浇水和营养液各一次;采用人工模拟气候鉴定法,分别将供试品种放于光照培养箱,预处理4天,第5天进行高温胁迫处理;选取植株新梢顶叶下第4−6片叶位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各项参数的测量;采用多功能植物效率分析仪测定杜鹃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并分析;处理试验数据,进行检验并绘制图表。本发明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分析技术研究了高温胁迫下不同杜鹃品种的耐高温性,确定高温胁迫对两种光合系统的影响和耐高温性的机制。
  • 基于叶绿素荧光ojip曲线杜鹃花耐高温评价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