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3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功率模块-CN201580071608.6有效
  • 福本晃久;根岸哲;山本圭;筱原利彰;西川和康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5-09-29 - 2019-06-18 - H01L25/07
  • 功率模块(PM)具备功率半导体元件(4)、布线材料(2)、电路基板(6)、外部端子(8)、接合材料(5、7)以及密封树脂(1)。以从位于功率半导体元件(4)与布线材料(2)之间的接合材料(5)的端面起遍及位于该端面和与该端面隔开距离的布线材料(2)的规定部位之间的布线材料(2)的表面的方式,在接合材料(5)的端面以及布线材料(2)的表面与密封树脂(1)之间连续地形成有间隙部(3)。
  • 功率模块
  • [发明专利]功率用半导体装置-CN201280067069.5有效
  • 寺井护;太田达雄;生田裕也;林建一;西村隆;筱原利彰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2-01-25 - 2017-06-30 - H01L25/07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不易在密封树脂中产生龟裂或者不易从基板引起剥离的可靠性高的功率用半导体装置。因此具备半导体元件基板(4),形成有表面电极图案(2);功率用半导体元件(5、6),经由接合材料粘着于表面电极图案;分隔壁(9),以包围功率用半导体元件的方式接合在表面电极图案上而设置;第一密封树脂(120),填满该分隔壁的内侧,覆盖功率用半导体元件以及分隔壁内的表面电极图案;以及第二密封树脂(12),覆盖分隔壁、第一密封树脂及从分隔壁向外露出了的半导体元件基板,第二密封树脂的弹性模量被设定为小于第一密封树脂的弹性模量,在分隔壁的未与表面电极图案接触的面具备中继端子用电极(8),经由中继端子用电极引出从分隔壁内向分隔壁外的布线(130)。
  • 功率半导体装置
  • [发明专利]半导体模块-CN201210102703.6无效
  • 太田达雄;筱原利彰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2-04-10 - 2012-08-01 - H01L23/495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端子的可靠性高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制造的半导体模块。本发明的半导体模块具备:绝缘板(2);多个金属图案(22、23),在绝缘板(2)上彼此离开地形成;功率器件芯片(3),焊接在一个金属图案(22)上;引线框架(5),焊接在未焊接有功率器件芯片(3)的金属图案(23)上和功率器件芯片(3)上;外部主电极(51),设置于外围壳体(8),在未接合有功率器件芯片(3)的金属图案(23)上利用引线键合与引线框架(5)接合;密封树脂(7),利用灌注形成,密封功率器件芯片(3)、引线框架(5)、金属图案(22、23)。
  • 半导体模块
  • [发明专利]功率模块及其制造方法-CN201110206287.X无效
  • 筱原利彰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1-07-22 - 2012-05-09 - H01L23/00
  • 本发明涉及功率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铝线接合部的可靠性的劣化,能实现Si、SiC器件的高温工作的功率模块。本发明的功率元件具备:绝缘衬底(5),被配置在盒体(8)内;功率元件(1),被接合在绝缘衬底(5)上;作为第一布线构件的布线构件(9),是第一侧面被接合于功率元件(1)的表面电极的、矩形筒状的金属;作为布线的铝线(3),在布线构件(9)的与第一侧面相向的第二侧面连接;以及密封材料(2),被填充在盒体(8)内,覆盖绝缘衬底(5)、功率元件(1)、布线构件(9)、铝线(3)。
  • 功率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功率半导体装置-CN201110076941.X无效
  • 西堀弘;筱原利彰;太田达雄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11-03-18 - 2011-12-07 - H01L23/367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高温的负载条件下功率半导体元件周边的接合部及绝缘衬底和散热器的接合部也不产生裂纹的功率半导体装置。本发明的功率半导体装置,包括:由Cu构成的厚度2~3mm的散热器(3);在散热器(3)上隔着第1接合层(衬底下焊锡(5))接合的绝缘衬底(2);以及搭载于绝缘衬底(2)上的功率半导体元件(1),在散热器(3)上,与绝缘衬底(2)的接合区域的周围形成有缓冲槽(3a)。
  • 功率半导体装置
  • [发明专利]功率模块-CN200910205197.1无效
  • 筱原利彰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09-10-16 - 2010-09-29 - H01L25/00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降低了电阻和热阻的功率模块。本发明以上部金属块和下部金属块夹入功率元件的表面电极和背面电极,具备:上部冷却通电块,其与该上部金属块的上表面连接,具有散热功能和导电性;下部冷却通电块,其与该下部金属块的下表面连接,具有散热功能和导电性。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绝缘盒,其与该上部冷却通电块和该下部冷却通电块离开规定间隔,以与该上部冷却通电块连接的上部端子和与该下部冷却通电块连接的下部端子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覆盖该功率元件、该上部金属块、该下部金属块、该上部冷却通电块、该下部冷却通电块。
  • 功率模块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CN200810215882.8无效
  • 筱原利彰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08-09-05 - 2009-09-02 - H01L21/50
  • 半导体装置及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准备基板(172)、与基板(172)留有间隔而配置且形成从一侧至另一侧的贯通孔的板状端子台(182)以及嵌入贯通孔并从端子台(182)突出的控制端子(153);准备第1和第2金属模,前者形成有容纳基板(172)的第1凹部的第1金属模,后者形成有容纳端子台(182)的第2凹部以及可容纳设置在第2凹部内且从端子台(182)突出的控制端子(153)的第3凹部的第2金属模;在第1凹部内配置基板(172);在第2凹部内配置端子台(182),并在第3凹部内配置控制端子(153),用端子台(182)封闭第2凹部的开口部;在由第1金属模和第2金属模夹持端子台(182)的周边部的状态,在基板(172)与端子台(182)之间充填树脂,在基板(172)上形成模塑树脂(174)。
  • 半导体装置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电路断开装置-CN200710112105.6无效
  • 筱原利彰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07-06-18 - 2007-12-26 - H01H37/76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与工作条件无关地可靠地使电路断开的、布线损失较小、小型且成本低的电路断开装置。本发明的电路断开装置具有: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彼此以焊锡接合;加热器,用于使焊锡熔融,从与通过第一、第二端子的电流路径不同的电流路径向其提供电力,其周围被绝缘,在焊锡熔融的情况下,第一、第二端子由于弹力而分离并绝缘。
  • 电路断开装置
  • [发明专利]半导体模块-CN200610058960.9无效
  • 筱原利彰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06-03-09 - 2006-09-13 - H01L25/00
  • 提供一种具备合适的绝缘空间距离和绝缘沿面距离的半导体模块。本发明的半导体模块(10)的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装置(12)和斗形的壳体(14),半导体装置(12)具有,a)封固半导体元件、具有用来与散热器(16)抵接的主面(20)的封壳(18);b)具有从封壳(18)的侧面(24)突出而向离开主面(20)的方向弯折的端子(26);斗形的壳体(14)在底部(30)具备插通端子(26)的端子孔(32),以端子(26)插通在端子孔(32)中的状态收容半导体装置(12)的封壳(18);将绝缘性树脂(34)填充于壳体(14)和半导体装置(12)之间,至少将位于封壳(18)侧面的端子部分封固。
  • 半导体模块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CN200510118643.7有效
  • 筱原利彰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05-11-01 - 2006-06-21 - H01L23/367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改变传递模的电力用半导体装置的整体的大小就可使散热性提高。半导体装置备有:具有第1主面(16)与第2主面(18)的金属块(4);形成于上述第1主面(16)上的凹部(20、22、24);在上述凹部的内侧固定于上述金属块(4)上的半导体元件(6);与上述第1主面(16)接触并将上述第1主面(16)覆盖的第1绝缘层(38);与上述第2主面(18)接触并将上述第2主面(18)覆盖的第2绝缘层(38)。
  •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发明专利]半导体器件-CN200510081349.3有效
  • 西堀弘;筱原利彰;吉田健治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05-06-27 - 2006-04-05 - H01L23/14
  •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半导体器件组装时,提供一种减少在加热工序中所产生的底板的翘曲或变形的技术。在底板1内部形成增强板13。增强板13的材料使用Cu、Cu合金、Fe、Fe合金等比底板1的其它部位的材料(例如Al)的线膨胀系数低的材料。通过在底板1的内部形成线膨胀系数低的增强板13,减少了底板1的视在线膨胀系数。其结果是,由于底板1与绝缘基板2的线膨胀系数之差减小,故在加热工序中,可减少因底板1与绝缘基板2的线膨胀系数之差大而产生的底板1的翘曲。
  • 半导体器件
  • [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CN200510053039.0有效
  • 西堀弘;筱原利彰;前田春美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2005-03-01 - 2006-01-04 - H01L23/00
  • 提供在确保与使用含铅的场合有同等的对热循环的耐久性的同时,实现抑制热电阻及耐热性,抑制制造成本上升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铜材构成散热器1的主面与绝缘基板2连接。绝缘基板2的背面图案5通过基板下焊锡层7与散热器1的主面连接,由此,绝缘基板2固定在散热器1。在构成绝缘基板2的陶瓷基体材料3的边缘部外部的散热器1的主面内,在陶瓷基体材料3的四方形的角部外部设置内壁向内侧倾斜的倾斜槽15。
  • 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